走在教改前沿 深耕育人沃土 | 医学人文学院应用体育学系教学团队:以体育人 构建“教会、勤练、常赛”新模式

为充分总结、深入挖掘、生动展示

首医教师主动践行“新医科”建设理念

落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致力于医学教育改革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激励广大教师以审核评估为契机

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求真务实、善作善成

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不断纵深发展

学校特别策划推出“走在教改前沿 深耕育人沃土”系列专栏

本期讲述

医学人文学院应用体育学系教学团队:以体育人 构建“教会、勤练、常赛”新模式


作为“五育并举”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具有养德、益智、勤劳、尚美的育人作用,学生在体育锻炼中能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近年来,医学人文学院应用体育学学系教学团队秉持“育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体育学科优势,以体育人、以体育心,努力为医学生全面发展蓄力赋能。

如何讲好体育育人故事?

“育人为本,健康第一。” 应用体育学系教学团队的教师们并肩作战,以切实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为最大期望。传道、授业、解惑,在授课之余,学系教学团队的教师们还带领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体育竞赛活动,通过体育竞技锻炼学生们不惧艰辛、不畏强敌、努力拼搏的心理素质,将首医体育人的微光闪耀在首都高校的田径场上、泳池中、体育馆里。

游泳教学

体能拓展教学

如何讲好体育育人故事?学系教学团队始终秉承着“以体育人、以体育心”的教育宗旨。在学系主任、教学主任的带领下,团队构建了“教会、勤练、常赛”的新模式,围绕“新医科”理念,做好体育课程思政教育工作,重点培养医学生综合素质。

体质健康测试

“勤练”

“勤练”和“常赛”离不开体育教师的用心督促与指导。学系教学团队每学期组织2-4次阶段测评,边学边测,有效促进教师“勤教”、学生“勤练”,充分发挥监督、导向和激励作用,引导教师、学生对教学、学习过程的关注,全面提高课程实施质量。

“离开高中以后,我以为大学体育课就是做游戏,没想到首都医科大学的体育课如此规范,每一次的教学内容和训练强度都值得我们认真对待并付出汗水,每一次的素质练习都要考验我们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

学生的反馈证明了“勤练”模式的积极作用。“以体育人”绝不是纸上空谈。体育课不仅能帮助同学们提高身心素质,还能在教学实践中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

篮球教学

“常赛”

“常赛”的教学模式既包含体育教师团队组织的各种校内竞赛,也包括带领首医学子参加各项北京市级体育竞赛活动。通过体育比赛,培养学生参与意识,促进学生情感交流,增强组织纪律性,锻炼勇敢坚毅的品格,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积极效果。

在各种“难美类”项目比赛中,例如健美操、武术等,老师们发现许多同学有优异的身体协调能力。于是在与学生沟通之后,将他们吸纳进校队,进行相应项目的专项训练。同学们在训练过程中不仅提升了个人运动专项能力,获得了优异的竞赛成绩,还提高了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增进了彼此友谊。这些运动经历使同学们的大学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耀眼夺目。

学生参加首都高校艺术体操比赛

学生参加首都高校武术比赛

体育微光传递正能量

在“育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学目标和“教会、勤练、常赛”的新模式指导下,学系教学团队取得了优异成果,无论是学生身体素质还是心理素质都得到了提高。以体测为例,从2014年开始,学系教学团队增加了反映心肺耐力的2400米跑和增加下肢肌肉爆发力的立定跳远,并设置2400米跑“关门”时间。通过“教会、勤练、常赛”,同学们2400米(心肺耐力)平均提高15~30秒,20%的学生提高1分钟以上;立定跳远(爆发力与力量)平均提高10~20厘米。

与此同时,学生们《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优秀率从2014年的0.7%上升到2020年的2.8%。在首都高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赛中,中医班同学代表首都医科大学参加比赛,连续三次均取得综合总成绩第一名的好成绩。出色的成绩吸引了北京工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兄弟院校的同仁到校交流学习。

学生在首都高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赛中获得综合总成绩第一名

以教育教学改革为航标,以质量为生命线,以育人为天职。这些年,学系教学团队充分发挥和利用学生的医学基础,结合学校特点,积极响应健康中国战略,形成了具有医学特色的教学内容体系,以及规范、有序、稳定的教学运行模式。

应用体育学系党支部学习参观活动

应用体育学系教师基本功比赛

通过体育课程、课外活动、以及校内外群体竞赛等,学系教学团队深入挖掘体育教育在五育中的独特育人价值,以体育智、以体育心,打造积极进取的校园体育文化,培养拥有强健体魄、良好身体素质的医学人才。学系教学团队还将继续向学生洒下一道道强劲有力的微光,传递属于体育学科永远青春、阳光、热情的正能量!


撰稿:医学人文学院应用体育学系教学团队

编辑:范佳丽

审核:张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