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专题- 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 微语十年·看见首医

微语十年·看见首医 | 首医学子:也许就是那天、那年……我爱上了首医,爱上了医学

【编者按】这个金秋,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将开幕。回首来路漫漫,矢志不改初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十年之间,时代的发展,学校的变化,自我的成长,在时光长河交织成的画卷上都是值得铭记的。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礼赞新时代,党委宣传部特策划《微语十年·看见首医》栏目,邀请广大师生以微观视角讲述时代变革,用短小精悍的微故事映射新时代首医的变迁与成就。今天,本栏目推出第一期“首医学子:也许就是那天、那年……我爱上了首医,爱上了医学”。

公共卫生学院研究生 刘昊鹏:PBL教学、翻转课堂不断刷新着我们的知识储备

回首来路漫漫,本科时熬夜刷题备考的我,深夜看论文的我,作为辅导员参与冬奥志愿服务工作的我,都仿佛是昨天的事。数年之间,我们的国家日益富强,我们的学校也在无数前辈的努力下日新月异。记得刚来学校那年,调研访谈还需要用纸笔记录,南校园附近都还有菜地。短短数年,PBL教学、翻转课堂不断刷新着我们的知识储备。访谈、问卷不再需要手动转文字或双录入,跑数据、做仿真的时候,也不必再对着屏幕敲代码。无数新实验室、新基地,无不彰显着首医的发展和国家的富强。六十二年来,首医人始终怀着矢志不改的初心,精勤不倦,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未来,我也将怀揣这份对医学的热爱,向前辈们看齐,在研究生生涯里拼搏奋进,续写我与首医的十年之约。

中医药学院研究生 王莺洁: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自2013年本科入学,到如今,我在首医近十年了。这期间,第一教学楼拔地而起,宽敞的教室、现代化的设备为我们提供了诸多学习的便利;风雨操场闪动着首医学子们的青春身影;基础科研楼里更是诞生了数不清的新成果,助力学子们迈出探索疾病治疗新方法的每一步。学校中的种种变化和不变中,一段简短的对话令我难忘。可能是好几年前的某次早餐后,我走下台阶,晨光正好,恰有一位头发花白的老爷爷,路过食堂北侧的园子,园子中央用黑白石砖拼了一个阴阳鱼,旁边立有石碑,上面有字。爷爷看我过来,问:“这是什么字啊”,我其实对于篆书不甚了解,但那一霎那,作为一名中医学学生,我十分感谢在中国医学史中老师嘱咐要多注意学习中国哲学和代表性专著,也感谢在医古文课堂上老师讲的关于四书的拓展知识,我坚定的说:“明明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老爷爷点了点头。如果没有老师的引领,我只能脸红着说,不知道。现在回顾,大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是培养学习能力的地方。斗转星移,能力和知识在坚持中不断积累,迸发出神奇的力量。

医学人文学院研究生 高晓艺:我在这里土生土长,我在这里收获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首医人”,从懵懂四年本科生涯迈入研究生新阶段。在美丽的首医校园里,一教楼目送了届届学子远游,同龄树下依旧回荡着爽朗的笑声。“目其型”:我见首医的第一印象还停留在建成不久的第一教学楼,这也是我最频繁进出的地方。除了环境的变化之外,学校的教学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互动讨论、小组展示越来越多,印象尤为深刻的模拟法庭和案例辩论,也在一步步扎根日常课堂。“观其容”:本科实习阶段,我前往宣武医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见习,感知医者使命,体察生活百态,也明白了首医给予我们的舞台不只是菁菁校园,众多临床医学院更是我们宝贵的医学财富。“感其神”:我近距离感受到了学生工作队伍的不易,多少个深夜的电话,多少句关切的叮咛,那是时刻绷紧不放松,是打包行李劳累无怨。“三思方举步,百折不回头”,老师们持续为学生创造更良好的学习条件。微风吹过同龄树,似乎在说着首医的变与不变。十载首医,向阳而生,初心不改,矢志前行。

基础医学院本科生 郭禹卿:在十年的变与不变中,我暗下决心

2012年金秋,大表哥考上了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我们全家都为他高兴!经过十年的磨砺和淬炼,如今的他已经成为一名医学博士,拿起手术刀,救治患者。2021年的金秋,我也走进了首都医科大学的医学殿堂,开启临床医学专业的学习。“10年来,您觉得首医最大的变化是什么?”我问大表哥。他说,“变化太大了——医学进步了、健康理念提高了、救治手段多元了、校园更美了……”我又问,“那不变的是什么呢?”他说,“不变的是医学生的责任和使命,你刚刚进入这个领域,要牢记‘扶伤济世,敬德修业’的校训,践行医学生‘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要以百倍的勤奋,千倍的努力,成为高尚医德的传承者、医学领域的佼佼者,为服务百姓健康打好基础!”听了他的话,我暗下决心,一定以实际行动传承医学生的责任和使命,守护人民健康!

公共卫生学院本科生 李怡霖:新起点,新挑战,未来“十年”会更加美好

在与首医共同成长的过程中,我也见证了首医在科学研究方面的变化与成就。去年,公共卫生学院的实验室开始陆续搬进科研北楼,新实验室不仅宽敞明亮,而且实验条件也有了巨大改善,从实验环境到软硬件设备都焕然一新,大家怀着饱满的热情,在新实验室迅速投入到科研工作中。作为高等医学院校,首医肩负着培养医学创新人才和探索科学前沿的时代重任。回眸奋斗路,一代代首医人秉承“扶伤济世,敬德修业”的校训,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使命,书写着接续奋斗的壮丽篇章。实验室的搬迁是一个新起点,我们将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未来的挑战,初心不改,虽远不殆,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每一位首医人与学校的未来“十年”会更加美好。

护理学院本科生 王梓珅:我当时很害怕,护士姐姐蹲下身来拥抱了我

首都医科大学第一次出现在我的生命里,是2010年,我三年级的时候。依稀记得小时候有一次生病,妈妈带我去医院,当时一早天还黑着,挂号的队伍长长的,妈妈把我抱在怀里。她很温柔地问我冷不冷,亲吻我的额头,微笑着看我。可我看到了她的眼睛是湿润的,是红色的。当时还以为那是医院上面红红的灯光,映在了妈妈的眼睛里。“妈妈,上面的红灯是什么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那天看完病,我开始了人生当中第一次离开家的生活,我住院了。我当时很害怕,接我进住院部的护士姐姐感受到了我的害怕,蹲下身来轻轻抱了抱我,跟我说“别怕,姐姐会一直保护你的。”十多年过去了,我已经不记得那位姐姐的样貌了,但每当想到这位姐姐,我心中就充满了温暖。如今,我在同国际接轨的首医护理仿真教学中心里,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潜心学习,我相信我会在某一天,一定能成为下一个温暖的姐姐,成为下一个耐心的老师,并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

每一个人的“十年”

汇聚成时代的滚滚洪流

而今一瞬回眸

蝶变跃然心头

您珍藏着哪些与首医的独家画面?

期待广大师生来稿

与我们分享

已发生,正发生,将发生的微故事……

【征稿提示】来稿请注明作者姓名、工作单位或学院班级、联系方式;文字400字以内,照片1-2张;邮箱lxx@ccmu.edu.cn。学校将对投稿故事进行精选并陆续在官网官微发布,敬请期待!

特别鸣谢:积极投稿的首医学子

策划:党委宣传部

统稿:李晓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