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专题- 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 微语十年·看见首医

微语十年·看见首医| 首医教师:“栽下梧桐树 引得凤凰来”

【编者按】这个金秋,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将开幕。回首来路漫漫,矢志不改初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十年之间,时代的发展,学校的变化,自我的成长,在时光长河交织成的画卷上都是值得铭记的。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礼赞新时代,党委宣传部特策划《微语十年·看见首医》栏目,邀请广大师生以微观视角讲述时代变革,用短小精悍的微故事映射新时代首医的变迁与成就。今天,本栏目推出第二期“首医教师:‘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药学院教师 张筱宜:想要做像我导师那样的人

2003年,我选择了首医药学,开启了我本硕博十年的科研启蒙。那十年,我所在的实验室就是简易的二层小楼,操作的核磁共振仪和质谱仪却饱含着学校对药学寄予的厚望,烧杯和大小鼠也见证了我们的拼搏,硕士点和博士点则承载着我和同学们夙兴夜寐的辛勤和难以言表的喜悦。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公报,特别是国家的“高等教育法”和“教师法”,让我萌生了要做像我导师那样的人的想法——像他那样鞠躬尽瘁,开疆辟土建平台、披荆斩棘建学科、勇往直前建专业;像他那样甘做人梯,以身作则倾注真情教导年轻人成为国家的栋梁;像他那样精益求精,潜心新药研究科学实验,严谨求实进行临床试验,积极推动药物研发。

这些年来,我见证了学校的腾飞发展和首医药学的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健康和教育都是既神圣又光荣,在实现“中国梦”的新时代,我毫不犹豫再一次选择首医药学,接过老师手中的接力棒,奋力奔跑,从讲师到副教授,从支部书记到系主任再到副院长,一肩两担,努力为学校药学育人、为科研和管理添砖加瓦。


公共卫生学院教师 田雨:十年后再次回到了母校,有一种强烈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之感

作为2010届首医本科优秀毕业生,我在经历了读研、工作、海外求学,十年后再次回到了母校,有一种强烈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之感。初回校园入职时,我曾与昔日的老师在校园偶遇,当他们不假思索地喊出我的名字时,我满心惊喜与感动。出走十年,初心不忘,再次归来,身份已从学生变成教师,和我的恩师们并肩奋斗在教研一线。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我选择回归首医的初衷,不仅是因为对母校深厚的情感,更是对首医近十年快速发展的认同。作为公卫学院引进人才中的一员,我也深刻感受到了近年来越来越多国内外优秀人才选择加入首医,而人才队伍的良性建设得益于学校自身的良好发展与声誉。

尤其工作以来,我更加切身体会到了学校更加包容开放的文化,更加丰硕的科研学术成果产出,也明显觉察到了首医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和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我想始终不变的,是首医人扶伤济世的使命职责、敬德修业的品质素养和勤勉慎独的优良作风,这也激励着我更加奋进,为首医的发展贡献力量。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师 周震:校园设计、景观建筑无一不被赋予育人内涵

十年前,我刚来首医的时候,校内外环境和教学条件都远不及现在。十年后,学校的变化很大,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变化之大,发展之快,相信像我一样经历过的人都有切身体会。

现如今,只要你步入校园,就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校园设计、景观建筑无一不被赋予育人内涵;墙、厅、廊、室无处不彰显独特而丰厚的校园文化和先进科学的办学理念。图书馆一楼大厅的正上方悬挂着我校院士的肖像,让人瞻仰,催人奋进。走入操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整齐的健身器材和体育设施,供学生们课余锻炼,健康快乐成长。进入南校园科研楼,正厅两侧精心装裱布置着科研人员的业绩和奖状,而每层楼每个楼道的文化布置都围绕科研主题而设计……

十年来,学校的发展不一而足,今后,我们将以崭新的姿态,饱满的热情,信心满怀地迎接新的挑战。下一个十年,必定更加精彩!


中医药学院教师 毕赢:春风育桃李,秋果谢恩情

从2005年到2012年,我在首医中医药学院度过了本科四年和研究生三年的学生生涯,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沐浴在智慧的春晖中,收获了知识,掌握了技能本领。春风育桃李,秋果谢恩情,教诲如春风,师恩似海深。在母校的点点滴滴,让我始终难以忘怀。

毕业离开母校的十年间,母校和学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各项事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学院的教学、科研水平均有很大的进步,取得了丰硕的教学科研成果,中医、中药两个专业均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在学校乃至中医药院校中的影响力日益提升。

2021年6月21日,我非常幸运、光荣地加入了学校中医药学院实验教学中心,成为一名实验技术老师,完成了从学生到老师的身份转化。感谢母校和学院给我提供这个机会和平台,让我重回校园,能够有机会报效母校、报效学院,我也将尽己所能,为学校和学院发展贡献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李琪:学校不管是从硬件建设还是软件资源,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转眼之间来到首医已经十七个年头了。这十七年来,作为一名“资深”首医人,我看到了学校不管是从硬件建设还是软件资源,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016年10月,首医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一批又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荟萃而来,兢兢业业工作,为培育新时代社会主义医学人才挥洒汗水,奉献青春。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首医学子更加深刻感受到理论学习的魅力,阅读马列经典著作的积极性提高了,运用原理分析问题、解决困难的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不断加强。

正是因为有无数尽职尽责、无私奉献的首医教师,才让首医的未来充满希望!


每一个人的“十年”

汇聚成时代的滚滚洪流

而今一瞬回眸

蝶变跃然心头

您珍藏着哪些与首医的独家画面?

期待广大师生来稿

与我们分享

已发生,正发生,将发生的微故事……

【征稿提示】来稿请注明作者姓名、工作单位或学院班级、联系方式;文字400字以内,照片1-2张;邮箱:zhuli@ccmu.edu.cn。学校将对投稿故事进行精选并陆续在官网官微发布,敬请期待!

特别鸣谢:积极投稿的首医教师

策划:党委宣传部

统稿:朱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