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我的育人故事 | 宣武医院张鸿祺老师:怀医者仁心 行师者厚德

【编者按】迎接党的二十大,培根铸魂育新人。党委教师工作部、党委宣传部特别推出喜迎党的二十大“初心 使命 时代”专题报道之“讲述我的育人故事”“师说”“师德建设特色经验交流”等专栏。其中“讲述我的育人故事”,将由我校一线教育工作者讲述他们勇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以德立教、教书育人的生动故事,在平凡中彰显首医教师队伍素养和情怀。今天推出第十七期“怀医者仁心行 师者厚德”,讲述人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张鸿祺老师。


能当神经外科医生,是非常幸运的。直面生死,治病救人,实现自身价值。能当神经外科教师,更是幸运的。在立德修身的同时,更肩负传道授业解惑重任,做学生的引路人。为神经外科领域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是我的光荣使命。

29载坚守,努力培养更多卓越的神外医生

当前,我国约有两万名神经外科医生,但一些基层医生缺少严格规范的培训。实际上,作为一名神经外科医生,需要进行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这是非常重要的。

我从事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以及科研工作已经29年,这些年承担临床医学本科生、研究生、住院医师及专科医师的神经外科教学培训工作,培养了近40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全国范围内带教进修医师数千名。此外,我还担任了本科生《颅脑损伤》的授课,开设研究生课程《脑、脊髓血管病的外科与介入治疗》,引导学生对专业课内容进行重新挖掘、梳理和认识。

一名神经外科医生救治的病人是有限的,如果培养更多卓越的神外医生,就能救治更多的病人。正是在这种信念的指引下,忙碌之余,我还将精力投注于神经外科医生的培训上。我与全国同道一起完成了全国第一批50家培训基地的遴选,进一步推动了全国神经外科医生的继续教育和能力提升。基于培训系统会更好地建立起神经外科医生培养的制度和标准。


教学,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传承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种成熟的技术和治疗手段需要不断地进行实践和推广。在临床教学中,我常与学生交流讨论,这样更容易引发他们新的思考。我也常鼓励不同学科的交叉合作,这样才能碰撞出创新的火花,为临床治疗、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和方向,创新和转化是我一直倡导的工作。

作为神经外科医生,只有在充分理解疾病的发生和致病机制的前提下,才能做出正确的治疗决策,所以我要求学生们认真分析每一个临床病例。对于罕见、复杂病例的手术,我会带领学生利用休息时间,提前数天进行病例研讨并在标本上反复演练,规划手术的每一个细节,为患者争取最理想的治疗效果。

在手术技术的教学方面,对于缺乏经验的学生而言,在“言传”的同时更需重视“身教”。我总是在手术台上一针一线地示范教学,帮助学生更快成长。


“引导他们不断上升、不断发现新的目标”

医生是一个成长曲线坡度很缓的职业,但这条曲线会一直上升,一直有新的目标,这也是当一名医生最有挑战的地方。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去发现不同学生的优点,发掘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临床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不断上升、不断发现新的目标。在这样的理念下,我带领课题组和学生们通过多年努力,构建了国际上最大的脊髓血管畸形病例库;阐明脊髓动静脉畸形的自然病史;开展了脑脊髓血管畸形复合手术,使我国的血管畸形治愈率居于世界领先水平;首次揭示了体细胞突变是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畸形等血管病的核心致病机制;率先开展了脑脊髓血管畸形的药物治疗。

近年来,看到我的学生将研究成果多次在NEJM、JAMA Neurology、Brain、Annals of Neurology、Stroke、Neurosurgery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而且学生的专业插画多次荣登期刊封面,我倍感欣慰。多名研究生获得王忠诚优秀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及首都医科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很多学生毕业后在临床及科研一线中表现突出,在相关领域承担重要工作,主持多项国家级课题项目,为推动我国神经外科以及临床医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师者行为世范,方能传道授业解惑。肩负育人使命,我将继续立德修身,潜心治学,开拓创新,在为学、为事、为人方面,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讲述人:张鸿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学术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来一直从事脑与脊髓血管病的外科和介入治疗,将显微手术和血管内治疗两项技术相互融合,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研究体会。曾荣获王忠诚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年度奖、北京市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北京市劳模、北京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来源:宣武医院

策划:党委宣传部

编辑:姜俊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