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楷模 师德先锋——我校北京教育系统“教书育人先锋”事迹展示

近日,北京市教育系统“育人榜样(先锋)”推荐结果揭晓。我校共11人分别荣获“教书育人先锋”、“管理育人先锋”、“服务育人先锋”。春风化雨,师泽如光;立德树人,夙兴夜寐;默默奉献,坚守其位。他们用行动书写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与担当。又乘春风浩荡时,踔厉奋发启新程。本期推出“教书育人先锋”获得者高彦彬、王玉记、张爱华、李艳、钱坤5位老师的育人故事。

中医药学院 高彦彬教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我博士毕业已15年,高老师与我们一起讨论的场景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斗室中七八人促膝而坐,老师总是以慈祥的目光注视着我们,大家自由发言,老师虚心听取每个学生发言,有时采纳我们的观点。”高彦彬老师的学生,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副院长的张涛静教授回忆起当年高老师带领学生讨论时的场景,动情地说。年均理论教学及临床带教400学时以上的高彦彬老师,承担中医理论教学和临床带教,已经40年了。学生评价说“高老师学识渊博,讲课旁征博引,重点突出,听他讲《中医学导论》有穿越古今、引人入胜的感觉”。

40年一直坚持门诊带教的高彦彬常对学生讲:一名优秀医生关键有两点,一是医德在仁,医生救人性命,要有高尚的医德,要敬佑生命、大爱无疆。二是医术在精,要有精湛的医术,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对医术精益求精。

他对患者也总是和蔼可亲,耐心听取患者诉说、解释患者的疑问;诊察患者十分细心,一丝不苟;他体谅患者的痛苦、用无微不至的关怀去温暖每一个患者。对农村来就诊的患者,他还会给予更多关爱。“我来自农村,我知道农民到大城市看病非常难。”“开了方子或检查单要耐心告诉患者,在什么地方交费、抽血、取药。”当患者病重需住院但住院押金又不够时,他会主动签字为患者担保,让病人及时住院治疗。他的高尚医德也深深影响了学生的医学人生。

他常说,“我作为一名中医人,一直有一个中医梦,就是要把老祖先留下来的中医药宝贵遗产传承好、发扬好,为健康中国做出贡献。”作为中医络病团队学科带头人,高彦彬带领团队在中医传承创新发展中开拓进取、守正创新。针对威胁人民健康的慢病,他传承中医经脉理论,创新提出络病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及慢性肾病的共性病理基础及通络治疗大法,显著提高了疗效。

国家名老中医、首都名中医、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原院长、国家一流专业中医学建设点负责人、中医络病团队学科带头人、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在这些称号中,高老师说,他最看重的,还是学生叫他一声:“高老师”。


药学院院长 王玉记教授——一切以学生学习成长为中心

“大胆创新做一流学问,小心求证育顶尖人才,教育为本”——这是药学院的建院宗旨,也是药学院院长王玉记教授的育人座右铭。

“以学生学习成长为中心”,秉承着这一宗旨,王玉记一直把教书育人作为最高使命,将潜心教学视为首要任务,倾力为国家培养“善研善成”的高层次药学专业人才。他坚守教学一线,改革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手段,每年承担本科生10多门理论和实验课的教学任务,每年授课任务都达到600多学时,最多时达1000学时。数字背后,是无怨无悔的付出。他将“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思想贯穿始终,注重药学的理科性质和医学背景,将青蒿素等药物的故事融入基础化学和专业药学课程,积极推动课程思政融入药学专业实践教学。育人理念不仅为学生所接受,更得到团队中青年教师的认可,传承到他们教书育人的实践中。

在本科生教学中,王玉记带领教学团队坚持引导本科生独立操作核磁共振仪和质谱仪等价值200万以上的大型仪器,实现本科生每人独立上机操作,并获得解析药物图谱的能力。他配合“药物的波谱解析”理论课,将实验课从18学时一直增加至54学时,将同类顶尖高校中研究生课程的操作培训前移到本科生教学中。这一设计在国内外的药学专业教学中均属首创,实现了零的突破。

至今,王玉记已完成12届药学专业学生的培养,“北京市优秀教师”等一系列育人荣誉称号是他辛勤育人的徽章。在他的教育和感召下,一批又一批的首医药学毕业生走向各个岗位,和他一样,牢记使命,踔厉奋发,为国家的医药卫生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宣武医院肾内科主任、大内科主任 张爱华——作学生学业上的引路者、心灵上的领航员

多年未见的患者,远程赶来见她,只为来向她报喜,感谢她多年前的精心治疗,患者不仅肾病病情缓解,还成功孕育了双胞胎;完成了肾移植的患者,来医院复查时,不忘去她出诊的诊室看她一眼,感谢她曾在患者生命垂危时的精心救治……她就是宣武医院肾内科主任、大内科主任张爱华。张爱华用自己的诚心、耐心和细心构建了和谐的医患关系,也深深影响了她带教的学生。在临床教学工作中,张爱华就是以这样的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精于教书,更勤于育人。近30年执业医师的经历,无论是晨交班、还是科室查房,张爱华始终不忘在临床工作中对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和基础知识的学习进行全方位的培养,用自身行动去示范如何关爱患者,并获得有效的诊疗信息,教育学生做有温度、高素质、专业技能过硬的临床医生。她真心关爱学生。日常生活中,张爱华不仅是良师,更是益友,她时刻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心理健康,既是学生学业上的引路者,更是他们心灵上的领航员。她注重塑造学生美好的人性,培养学生美好的品格,使他们成长为新时代救死扶伤的优秀青年和国家的栋梁之才。

张爱华曾经说过:“选择医学这条路,就意味着要付出一辈子的努力。教学相长,快乐相伴,临床一线教师的青春,在培养优秀的临床医学生、培养高素质的年轻医生中延续。我是临床教师,以竭尽全力培养优秀青年医师和青年教师为自豪!”


宣武医院呼吸系统与危重症医学科 李艳——奋战育人一线的“领头雁”

李艳,既是一名专业医生,又是一名每天奋战在临床教学一线的老师,曾在北京高校第十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获得综合成绩一等奖,同时获得最佳教案奖、最受学生欢迎奖、最佳演示奖,第六届全国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临床组一等奖和优秀教案奖。

李艳非常重视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生命至上的观念、保持对生命的敬畏之心,时时“如临深渊”,处处“如履薄冰”,努力践行医学的“人学”本质。

陈医生是呼吸专业在读研究生,在李艳指导下负责管理呼吸监护室4名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其中有一位92岁高龄的老人病情较重,双侧“白肺”伴有心衰、贫血、营养不良。陈医生在值班时发现每天晚上老人都偷偷把氧气面罩摘下来,导致血氧饱和度瞬间下降,极度危险。陈医生判断老人由于缺氧出现了意识障碍和精神异常,于是试图通过约束患者双手来避免氧气面罩脱落。李艳带领陈医生跟患者家属做了一次长谈,了解到老人曾经在住院前表达过“不想治了”,“自己年纪大了,不要浪费钱”,“不想受罪”等想法。了解到患者的想法后,李艳告诉陈医生:“我们要站在患者的角度和患者家属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理解患者的无奈和苦恼。假如咱们家里有老人住在ICU,出现这种想法后你会怎么办?你要解释、安慰,让患者听明白、能配合、有希望。医生的慰藉和关怀也是一剂良药。”

李艳带领陈医生首先找到家属做了沟通:“老人的病情虽然很重,但是目前经过监护室的一系列支持治疗后心衰已经明显改善,肺炎也有希望能减轻,我们对老人还是有信心的。国家不放弃每个病人,我们也不放弃每位患者,咱们一起努力。”家属很感动,红了眼圈:“只要医生不放弃,我们一定全力配合。”紧接着,李艳让家属给老人拨通了电话,嘱咐陈医生把电话举在老人耳边,调高音量,家属的字字句句嘱托老人都听进去了,点了点头。

经过1个月的全力治疗,老人顺利治愈出院。李艳在监护室例会中表扬了陈医生,推广了她的做法。陈医生给李艳发了私信:“李老师,谢谢您的鼓励。现在终于理解了‘医贵乎精,仁术济世’的意义!”


宣武医院胸外科 钱坤——责任、卓越、勤奋、传承

2021年,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主办的首届北京高校教书育人“最美课堂”评选活动中,宣武医院胸外科的钱坤老师在北京高校80位决赛参赛者中脱颖而出,荣获了医科类院校唯一的一个“最美课堂”一等奖。还有一个个的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最佳现场表现奖和最佳教学回顾奖等等——一系列的荣誉称号是钱坤作为临床教师,时刻牢记“责任、卓越、勤奋、传承”的宣医教育精神,言传身教、立德树人、在平凡中追求卓越的丰厚收获。

作为年轻教师,钱坤认识到00后大学生的医学教育不仅需要丰富的理论和熟练的技能,更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标。他多次组织学生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病例讨论会,逐步建立系统完善的课程思政素材库,引导学生们树立“敬佑生命、大爱无疆”的医者情怀,内化“以患者为中心”的职业道德规范,激发学生追求精湛技术的持久内驱力。

同时针对新时代医学生的特点,他创新性地推出了“融媒体教育”的范式,打造出了以情动人、双向流动和立体多维的教学模式。他在教学模式上正视学生多层需求、多维诉求表达、多元价值观念的实际,有意识地将融媒体技术与课程评价融合,实现课堂有效翻转;在《外科学》课堂上将互联网直播引入课堂,学生可以利用手机及小程序改善现场教学环境,将抢答、投票、弹幕、讨论、互评、点赞等教学互动工具整合应用。尊重并关爱学生、打造个体化教学模式的钱坤,多次荣获学生匿名投票评选产生的学院优秀实习带教老师。

他怀抱“以自己的服务来实现对人民健康的爱”的信念,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理念。临床工作中,他勇于担当,践行仁医精神,坚持以德立身,新冠疫情期间荣获宣武医院“记功”表彰;教学工作中,他治学严谨,润物无声地将高校育人目标融入教学实践,用自身道德情操引领学生成长。


统稿:张芃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