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基层动态

基层动态

首都医科大学骨外科学系的初心与使命——访首都医科大学骨外科学系主任、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主任海涌教授

【编者语】人们常说,教育和医疗是令人心中敬意油然而生的行业,教育是国家把未来、父母把孩子、学生把身心交给教师;医疗是人民把健康、患者把生命重托给医生。首都医科大学及其附属医院不仅承担着医学人才培养和创新发展的使命,更肩负着为人民提供优质医疗和健康服务的重要职责。

“医疗服务是立院之本 科研创新是强院之路”,要培养人民满意的好医生和建成具有强大实力的医科大学,离不开附属医院、临床专科院系的科学发展。本期“特别访谈”栏目,带大家走进首都医科大学骨外科学系,了解骨外科学系的建设与发展。

2007年,首都医科大学骨外科学系揭牌成立,弹指一瞬,匆匆十年,骨外科学系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风雨历程,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总结学系过去发展成果与经验,规划未来发展方向?就这些内容,记者采访了首都医科大学骨外科学系主任、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主任海涌教授。


回眸过往:破茧而出,从无到有


记者:请您简单介绍一下首都医科大学骨外科学系的成立背景和发展历程。

海涌: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相继成立,先后涌现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和诊疗团队。21世纪初,顺应“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建设计划,首都医科大学骨外科学系应运而生。学系以“整合学系资源,培养临床人才,提高诊疗水平,争创一流学系”为初衷,依托牵头医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负责整合本学科资源,推进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工作。2007年成立至今,在学校的关心支持与骨外科学系委员的共同努力下,学系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影响日益增强,由最初的8家成员单位3个学组发展为今天39家成员单位7个学组、医教研全面发展的强大团体,是全国最早成立也是目前最大的骨外科学系。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医疗卫生需求的不断提高,骨科疾患备受人民关切,骨外科学系的成立,推动了首都骨科领域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并在提高骨科疾患的基础研究、临床治疗与康复治疗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记者:骨外科学系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等方面有哪些具体做法?取得了哪些成绩?

海涌:少年强则国强,骨外科学系在研究生教育和青年医师培养方面付出了很多心血。学系于2007年成立了骨外科学系学术委员会、系务委员会和系办公室,制订了骨外科学系建设与管理章程及骨外科学系系务委员会工作职责,特别是在加强本科生研究生培养、加强骨科专科高级人才培养、建立骨外科专科医师研修基地、整合骨科资源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目前学系承担着首都医科大学骨外科学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的培养和临床带教任务,以及首都医科大学国际留学生、八年制、五年制临床医疗专业以及护理专业的授课任务。学系每年统一组织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命题、临床技能培训、开题答辩及毕业论文答辩等活动,目前学系博士后导师1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0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0余人,每年招收及培养毕业骨外科学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约30余人,已成为北京地区乃至全国的高端学术交流平台与人才培养中心之一。此外,学系在历次年会中坚持举行中青年医师英文学术演讲比赛,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担任评委给予中青年医师现场指导和建议,为中青年医师搭建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展示自我风采的平台;鼓励中青年医师在成员单位间交流互访,学习对方的优势和经验,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积极与国内外同行交流,部分优异的博士研究生依托学系申请奖学金,远赴海外,领略国外先进的医学技术,开阔学术视野。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骨外科学系的发展就是在这样的技艺传承和多方探索中不断进步。

10余年间,学系科研工作不断发展,取得突出成绩。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脊柱脊髓外科洪毅教授团队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孙天胜教授团队联合申报的《脊柱脊髓损伤治疗、康复与修复的系列研究》,荣获2018年度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我和杨晋才教授率领的微创团队自主研发了一项新的微创技术——全内镜下腰椎微创减压椎间融合技术(PE-TLIF),已在临床上取得成功,与此同时,PE-TLIF多中心临床研究正式启动,将在全国10余家大型三甲级医院内展开,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建立脊柱外科专业的云端数据库并初步投入使用,现有成员单位5家,累计病例超过1000例,未来希望将该平台推广至首医其他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及全北京和周边地区,实现多中心临床数据管理及运算处理。此外,学系成员单位年发表SCI文章数从成立之初的1篇增长到78篇(年总影响因子169.605);年科研课题总金额从69万增长至1612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3项,省部级课题33项);专利数、编译专著数每年稳步上升。

无论是科研工作或是人才培养,都离不开广泛的学术交流。骨外科学系非常重视这方面的工作,打造了一系列品牌会议,包括学系年会、首都骨科高峰论坛、天坛国际脊柱论坛等,并鼓励各学组举办高规格的专业学术沙龙和符合各自骨科特色的学术交流学习班等,这些有效的学术交流能够更好地传授知识、沟通信息、取长补短、开阔思路,促进成员单位团结协作,形成交叉综合,获得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培养出高质量的医学人才。同时,这一系列学术交流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系的专业水平和技术水准,打响了首都医科大学骨外科学系的国内国际知名度。

骨外科学系2018中青年医师英文学术演讲比赛


立足当下:扎根特色,有机整合


记者:将骨外科学系39家成员单位的教学、医疗、科研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不是简单轻松的事,请问都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海涌:骨外科学系从成立之初的8家成员单位,发展至目前的39家成员单位,不仅囊括了首医系统内的骨科资源,还新增了北京部分地方和军队医院相关单位。学系规模、师资队伍不断壮大,归根结底靠的是各成员单位团结一心,目标一致,务实肯干,为学系营造了健康向上的工作氛围。在学系的组织管理工作中,系务委员会主任全面负责、副主任分工管理,做到工作制度化,议事民主化,重大事宜随时沟通,形成了良好的合作交流机制,有力地推动了各项事业的发展。围绕核心工作,学系主要还是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三方面着重加强整合学系资源,坚持每年举办一次骨外科学系学术年会,通过讨论决定出承办单位,确定每届学系年会的学术任务、教学管理及特色比赛等项目,充分调动学系成员单位的积极性和参与感;举办关节置换学习班、脊柱畸形学习班、骨质疏松学习班等,给予学系成员足够高的平台与条件进一步深造学习高新技术;在临床上则注重拓展并优化资源,加强新技术新应用的研发,倡导科研成果共享理念,在协作中形成合力。此外,学系发挥专业优势,与多家慈善机构合作,面向祖国偏远地区,为贫困脊柱侧弯青少年开展健康救助,10余年来受助患者达上千位。学系在奉献爱心、服务患者中彰显医道精神,同时也增强了成员单位之间的凝聚力。


记者:骨外科学系十余年来发展迅速,学系的主要优势和特色都有哪些?

海涌:首医拥有丰富的临床资源,汇集了众多知名专家和学者,在全国乃至国际医疗卫生领域拥有较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这为骨外科学系的筹备建立和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根据国家需求和当前骨外科的重点难点问题,骨外科学系目前设立7个专业学组,包括创伤学组、关节学组、足踝学组、颈椎学组、腰椎学组、骨质疏松学组、脊柱微创学组等,各学组发挥专业领域推动学术与技术发展的作用,使骨外科学全面、协调发展,三级学科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学系成员单位在创伤外科、脊柱畸形、腰椎疾患、脊柱微创、颈椎疾患、骨质疏松、骨与关节结核、脊柱脊髓损伤及康复、关节疾患、足踝疾患相关研究领域及临床诊疗技术上已达全国一流水平。如骨创伤综合救治和复杂骨折治疗技术领域,宣武医院沈惠良和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周君琳等教授持续开展损伤控制外科在骨创伤救治中的应用和基础研究,不断提高多发伤、复合伤等救治水平;骨关节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领域,强调围手术期的管理和快速康复,精于复杂的初次和翻修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擅长关节镜下微创手术;脊柱畸形疾病诊治方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形成了以“早发型脊柱侧凸、重度脊柱侧凸的诊治及研究”为主要方向的脊柱畸形疾病诊疗和研究团队;颈椎疾患诊治方面,北京天坛医院骨科和北京博爱医院脊柱脊髓外科对颈椎疾患的诊疗具有鲜明特色;针对各类腰椎退行性疾患的手术,学系是国内最早开展腰椎非融合技术的体系,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是学系的两大特色。

第六届首都骨科高峰论坛


展望未来:紧抓机遇,强强联合


记者:骨外科学系未来的建设和发展有哪些规划与设想?

海涌:进入21世纪,社会人群的生活、工作模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腰椎疾患等骨外科疾病逐渐成为各年龄阶段、各社会人群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此类疾病也经常成为社会的焦点。这些社会需求始终推动着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不断探索骨外科疾病的各种诊疗措施,这也是近年来骨外科学发展迅速的重要原因。未来,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及临床转化研究将是骨外科学系研究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所在。

第一,骨外科学系要进一步发挥首医临床医院数量多、平台高的优势,整合学系临床资源,继续推进建设多中心大数据库,实现规范化管理和互利共赢,加强各成员单位间合作,同时联合国内其他医科大学,共同促进全国骨科事业发展。

第二,我们要巩固学系成员单位在创伤外科、脊柱畸形、腰椎疾患、脊柱微创、颈椎疾患、骨质疏松、骨与关节结核、脊柱脊髓损伤及康复、关节疾病、足踝疾患相关研究领域及临床诊疗技术形成的优势地位,增强科研产出,注重提高科研水平,各成员单位加强临床技术合作的同时不断加强科研合作,产出更多有分量的科研文章,真正做到强强联合。

第三,继续举办更多百家争鸣的学术会议,如首都骨科高峰论坛、中青年医师英文演讲比赛、天坛脊柱论坛、首医骨外科学术沙龙等具有品牌特色的学术会议;加强成员单位间的交流学习,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骨科青年才俊;多中心临床资源的整合凝练及研究等都将成为学系的重点工作。


记者:作为骨外科学系领路人,您个人在团队建设和科研方面进行了哪些有益尝试?

海涌:骨外科学系的建立初衷是整合学校各附属医院骨科资源,培养临床医学高级专门人才,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初心如磐,使命在肩,这是激励骨外科学系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学系致力于为各成员单位搭建开放的平台,各成员公平上岗,确立学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培养年富力强的骨干力量,建立合理的梯队结构,使朝阳医院骨科乃至整个骨外科学系得到均衡可持续的发展。

培养中青年人才是学科发展的未来,以朝阳骨科为例,科室根据不同层次人员,在工作安排、学术交流、科研课题、论文层次及数量、外语水平等方面提出具体目标和要求。一方面科室支持中青年医生出国学习,年轻的住院医师出国主要是以开阔眼界为主,到新环境中感受国外的医学和临床状况,了解国外医生的培养过程;副主任医师和高年资主治医师,必须有3个月到半年以上的国外学习经历,能够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层面及临床某个领域有更进一步的发展。科室要求所有副主任医师以上及博士毕业人员,每年至少发表一篇SCI论文,每3年至少有一项科研课题,在实践中提高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为此,科室会创造各种途径安排年轻医生出国深造,包括申请AOSpine、NASS、SRS、国际腰椎研究学会及关节和创伤等各专业协会的奖学金,助其实现出国访学计划。此外,科室鼓励主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申报医院的人才培养基金,提出申请并通过选拔后,在欧美国家找到接收的院所,就可以出国学习1年。学生们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的投稿如果被采用发言,科室也会安排他们出国参会。

另一方面,科室注重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常年坚持每周4天早7时晨读,内容包括专业授课、病例讨论、阅片查房;研究生英语沙龙、英语授课、读书报告;学术会议交流预讲、毕业答辩预演等。这些良好的学习风气,吸引着从骨科到其他科室轮转的学生,每天早晨7点,他们还会回到骨科参加科室学习。与此同时,各专业组每周坚持查房讨论,科室每季度会组织举办科研会议,并邀请国际知名专家学者来院进行学术交流,中青年医师用英文进行病例汇报,这不仅能够促进规范治疗、降低手术风险、增强医师技能,更为骨科中青年医师提供了一个展示个人风采的平台,使更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成绩都是从点点滴滴做起的。2018年,科室在读研究生发表SCI论文14篇,核心期刊11篇;3名在读博士研究生同年获得教育部公派留学资格,赴美联合培养。

骨外科学系成立十周年庆典

访谈期间,海涌教授时常提及:一支军队,能征善战;一个平台,施展才能;一所学校,教学相长;一个家庭,相濡以沫。医学教育既是学术学科的传授平台,也培养着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常年来,首都医科大学骨外科学系注重培养专科医生、医学生关爱社会、奉献集体的能力素质,使其成长为拥有高超技术,具备悲悯情怀的现代良医。同时,学系强调整体发展、重点突破,为成员单位搭建广阔的医教研平台,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促进团队建设与迅速发展,使各项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采访结束前,海涌教授嘱咐笔者到科室会议室参观,在那里,笔者看到了贴满墙壁的学术活动海报和骨外科学系的多张纪念照片,形式多样的会议,灿烂温暖的笑脸……记录着学系的点滴工作和喜人成绩。时光如梭,风雨无阻,骨外科学系正往下一个十年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