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学位中心到我校调研国际研究生招收培养工作
近日,教育部学位中心跨境教育评估与合作处处长陈泳均、副处长黄海军等一行来校,就国际研究生招收培养工作开展专项调研。调研以多场座谈会形式展开,围绕学生管理、导师支持、学生发展等内容进行深入交流。
多维度座谈,聚焦国际研究生全链条管理
调研以管理人员座谈会开始,国际学院副院长杨爽详细汇报了学校国际学生规模、生源结构、招生特色、管理模式等内容,并结合实际提出了生源吸引、培养机制等现存问题与改进思路。研究生院副院长赵丽莉结合我校国际研究生实际情况,探讨了在日常培养及导师支持方面的问题与思考。
导师座谈会中,临床护理学院院长吴瑛、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胡翼飞、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主任医师梁庆丰等作为导师代表发言。导师们分享了国际学生指导经验,深入探讨了语言障碍、文化差异等挑战,并针对国际研究生培养中普遍面临的困难提出详细建议。
学生座谈会上,来自埃及、阿尔巴尼亚、莫桑比克、印度尼西亚、韩国的5名硕博生代表分享了如学科实力、导师资源、文化体验等留学决策的关键因素、信息获取渠道及留华发展意向。学生们特别提到,他们非常期待可以搭建高校、学科及导师信息集成化信息平台,以提升申请便利性。
深层次对话,共探跨境教育高质量路径
调研过程中,陈泳均对我校国际学生管理体系与导师队伍建设给予肯定,强调教育部学位中心将持续关注跨境教育评估与合作,通过搭建信息平台、优化政策支持等举措,助力提升国际研究生生源质量与培养水平。双方还围绕发达国家经验借鉴、国际化课程体系构建、跨文化融合教育等议题展开研讨。
此次调研全面梳理了学校国际研究生教育的现状与需求,为后续政策优化、资源整合及国际化办学影响力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学校将继续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升层次,推动国际教育高质量发展。
撰稿:任欣淼
编辑:姜俊吉
审核:王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