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关工委“五老”李义庭教授荣获医师报2024年度“十大医学人文专家”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代表的回信中提到:“希望广大老年朋友保持老骥伏枥、老当益壮的健康心态和进取精神,既要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又要老有所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银发力量’。”
首都医科大学关工委“五老”李义庭教授充分发挥老党员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的奉献精神,多年深耕医学人文领域。1月9日,在医师报主办的“第十届医学家年会(2025)”中,荣获2024年度“十大医学人文专家”称号。
李义庭教授投身医学伦理领域多年,执着追求医学伦理、生命伦理的人文意蕴与创新阐释,以其深厚的学术底蕴和不凡的远见卓识,为国家医学伦理事业的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培养了一批批医学伦理学专业人才。
李义庭教授积极参与国家《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科技伦理审查办法》和《涉及人的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等文件的讨论和修改工作,为推动国家科技伦理治理体系的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特别关注医学伦理审查能力的建设与发展,与多家单位共同倡导并设立了首都伦理审查能力建设与发展论坛,该论坛已成为北京伦理建设发展的重要品牌。
在学校,还有很多像李义庭老师一样的老教授,他们用自己丰富的学识和经验优势,为青年师生传授着知识,同时也影响和带动老同志们继续发挥作用,为医学教育事业贡献“银发力量”,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老当益壮、老有所为”的精神内涵。
学校关工委、离退休党委、离退办将继续创造条件、搭建平台,鼓励更多的老同志加入到发挥作用的队伍中来,通过开办“初心讲堂”,组织在校学生、青年教师与老同志座谈交流,充分发挥老同志政治优势、威望优势、经验优势、学科专业优势;邀请有专长的老同志开设专题讲座、组建兴趣社团,以点带面、示范引领,从而带动更多的老同志参与其中,汇聚凝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银发力量”。
李义庭
首都医科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国家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曾任:首都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第六届委员会主任委员
现任: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医学伦理分会委员、国家干细胞专家组专家、教育部第八届科技伦理专委会委员、国家卫健委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专家、国家科技部人类资源管理专家、北京医学伦理学会理事长、北京卫健委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伦理委员会主任委员
排版:王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