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学工队伍赴大别山开展专题学习培训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全面加强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行动方案》,扎实推进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关于北京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年各项工作部署,进一步提升学工队伍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6月16日至20日,我校辅导员发展中心组织开展学工队伍大别山专题培训班。该班次由学生部(处)副部(处)长谢小磊带队,学生部(处)、团委、各学院、临床医学院、教学医院等共35位学员参加。
培训班学员合影
大别山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建党基地、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调研时指出,“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是我们党的重要建党基地,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等都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选择此地开设培训,有助于学工队伍深刻领悟革命精神,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提升队伍的政治素质。
开班仪式
授班旗
开班仪式上,大别山干部学院党委委员、工会主席、机关党委书记周秋红致欢迎辞并介绍了信阳市和大别山干部学院的历史特色和基本情况,并为培训班授旗。谢小磊作开班动员,对本次学习提出了以“学”为基、以“思”为要、以“行”为果三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并对大别山干部学院的周密部署、精心安排表示了感谢。
红色理论学习
在红色理论学习阶段,大别山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孙伟作《大别山精神及其时代价值》专题讲座,系统生动的授课过程,让大家对“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有了更深刻直观的感悟。
红色实践教学
期间,学员们先后前往鄂豫皖苏区首府博物馆、许世友故居、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纪念馆将帅馆、列宁小学等地,重温党的光辉历程,领略大别山精神的内涵特质与时代价值。从理论到现实的切身感受,激励学员将红色基因融入未来德育工作,注入教育血脉。
红色访谈
品读红色书信
红军后代潘莉以《大别山下的守护与传承》为题,深情回忆了母亲张爱华从1964年起守护大别山“红军洞”的艰辛历程。在《品读红色书信,感悟初心使命》的互动教学课上,11位学员代表用或悲壮激昂或低沉婉转或质朴真诚的声音,诵读着革命伉俪赴死前的诀别书、烈士父母写给为国捐躯的孩子的信件……在场学员都深受触动,不禁潸然泪下。
学工实务培训
辅导员实务培训阶段,教育部辅导员名师工作室郑州大学任怡老师以《高校辅导员工作室理论、申报方法和实例分析》为主题,分享了辅导员工作室的申报和创新实践;教育部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四川大学黎红友老师以《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精细化体系构建与实践创新》为主题,通过精彩案例分析细节处理对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要意义。不同视角的分享既拓宽了我校学工干部的工作视野,更增强了大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分组研讨
在分小组讨论环节,参训学员围绕“红色教育与日常思政的融合路径”“人工智能时代辅导员的角色转型”“辅导员工作室建设”等新时代学生工作主题展开热烈讨论。这些讨论为我校未来学工队伍进一步提升和建设提供了宝贵建议,既要提升理论高度,又要注重实践操作,向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方向推进,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走在大别山的红色热土上,学员们将在传承红色基因的过程中继续凝聚奋进力量,以昂扬斗志和热情干劲展现新担当新作为。未来,学校辅导员发展中心将继续深化学工队伍建设,赓续红色血脉,锤炼育人本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书写新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的奋进篇章。
编辑:刘晶轶
排版:王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