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相见的你们 很可爱!
早八打卡、小组讨论
头脑风暴、展示自我
在线教学开启的第一天
我们的学习生活也变得井井有条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挑战
首医人在科学实战中
拥有了更为果敢的勇气和迅速的行动
干群齐战“疫” 上下同担当
17日当天
受市教育两委委托,市纪委监委驻市委教育工委纪检监察组组长曹文军赴我校
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工作
17日上午10:00
校党委召开二级党组织书记会
专题研讨部署校内科学精准疫情防控工作
校党委书记呼文亮、校长饶毅
来到核酸检测现场
慰问在校学生和师生志愿者
并在线召开学工队伍工作会
对学工队伍不怕苦、不怕累的奉献精神表示肯定
对老师的辛勤付出和同学们的积极配合表示感谢
叮嘱学工队伍
将防疫与育人相结合
精准关爱
用真心守护学生
以真情引领成长
强势围观 这堂公卫专家解读防疫政策安排上
17日晚9:30,学校邀请公共卫生学院李述刚副教授
在线作《和同学们聊一聊“新冠”那些事儿》科普讲座
他重点解读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
并结合社区防控中的警示案例
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防疫课
同时叮嘱广大学子提高疫情防控意识
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把疫情“危机”变成“云思政”育人“新契机”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全国上下一心共同战疫,为打赢疫情防控战而努力”
“只有科学认识疫情、保持情绪稳定、增强自我管理能力,才能更好地学习医学科学知识”
在线课堂开讲伊始
每一位教师
都通过多种形式将抗疫大局娓娓道来
把“战‘疫’素材”变成“鲜活教材”
引导学生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决心
线上教学有保障 首医教师有“妙招”
基础医学院考虑到部分学生手边没有纸版教材
错峰核酸检测不能完整参加线上直播等情况
课前将课件和线上慕课资源发给学生
并将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标注
每节线上直播课设置了回放功能
便于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学习并掌握专业知识
课堂上融入思政教育
通过对老一辈科学家不畏艰苦、勇攀高峰事迹的介绍
鼓励大家坚定信心,携手共渡难关!
药学院全院任课教师在上课前
通过教务系统或授课微信群等方式
通知学生授课路径、电子版教材、课件ppt和上课链接
安排授课教师录屏,方便同学回听授课
在微信群里告知学生可以随时联系老师答疑
让同学们可以静心、安心学习
老师们鼓励同学们之间相互帮助
和学校同舟共济、共克时难
期待早日与同学们线下相见
公共卫生学院《医学统计学B》罗艳侠老师
特别提醒如果因为特殊原因不能上课,会提供学习资源
同学们可通过参与网上医学统计学的慕课课程
完成相应课程的学习任务
《预防医学A》杨春老师提前在教务管理系统课程公告板
公布线上授课链接
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授课内容
同时上传课件供学生预习,以确保授课质量
护理学院第一时间响应疫情防控工作要求
召开教学会议,积极与各学系沟通
为保证在线教学质量
授课教师结合课程特点
充分利用钉钉、腾讯会议等平台
提前做好课前设备检查、登录、调试、在线点名等工作
按照原课表时间开展线上教学
17日上午
开展了《基本护理技能》和《成人护理学》
两门课程的实践课
师生互动默契,顺利平稳完成了教学任务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口腔生物力学》授课教师
16日积极与学生联系
同学们积极配合,迅速建立了上课群
保证了课程的顺利开展
同时校级督导对线上教学也给予指导
《数据库原理与信息管理应用》和《JAVA语言程序设计》
线上授课同时录课,保障学生课后还可以回看
17日,中医药学院共有8门课程线上教学
每门课程除授课教师外,还安排了一位老师辅助教学工作
学院领导和教学督导也开展了线上听课
《温病学》上课开始时引用孙思邈“大医精诚”一段话
引导学生疫情特殊时期,要感同身受,化作学习动力
《中医基础理论》课前将课件及线上教学路径发送给学生
课上鼓励大家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疫情,共克时艰
把线上课堂进行录屏,以供因各种原因未能听课的同学学习
《中药成分波谱解析》和《中药化学》课程
在课前将课本相关章节拍照发给学生
并把课件提前发给学生预习
医学人文学院院长卢凤香在学院教学应急工作会上强调
有学校在,有老师们在,同学们的安全一定没问题,曙光在前
卫生法学系本科导师积极跟进,引导学生静下心来
关注和拓展专业知识
应用体育学系应急调整了体育考试时间
在指导学生复习的基础上,开展线上健身活动指导
医学心理学系已对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积极开展针对性线上心理辅导
马克思主义学院为打赢抗疫阻击战,
在全院师生中开展“同唱一首歌,共爱一个家”
和“迎‘大考’,亮心声,见行动”活动
师生们积极响应党组织的号召
通过共唱校歌激发爱校荣校情感
以接龙的形式抒发心声,坚定必胜信心,投身抗疫行动
开展“党员亮心声”活动
每人通过一句话来表达共克时艰的坚定意志和必胜信心
杨淑敏老师:我们的表达如小溪般清澈,你懂我,我懂你,共克时艰的模样,真美!
杜长林老师:抗疫是一场“大考”。我们一起加油!
孙莹炜老师:锦绣白衣双向奔赴,杏林芬芳手足情深。心有所信乘风前行,拔节孕穗瑜璟成春!
研究生杨瑶同学:守望仍肩并,隔离不分离!
研究生张金诺同学:万物复苏必有时,疫去安来春可期!
教务处驻校工作人员
积极开展在线巡课,下沉在线课堂
第一时间了解在线教学情况
确保教学秩序平稳、运行顺利
在线教学进行时 点赞屏幕前认真的你!
在线上授课的过程中,最让人感动的是,尽管同学们面临各种困难,但没有一名同学因为疫情而中断线上课程学习,这让我看到了首医学子的勤奋与执着。相信我们一定能共渡时艰,战胜疫情。
——基础医学院 程喻力老师
与舍友相约学习,互相激励;与师兄师姐线上相聚,交流答疑,共同进步。变的是学习地点,不变的是学习内容;变的是学习方法,不变的是优良学风;变的是大家隔楼相望,不变的是集体的互助与支持……不怕困难,团结一致,奋发向上!
——基础医学院 吴轶菲同学
接到疫情通知后,老师们第一时间启动线上授课方案,让我深深领略到了“首医速度”。与以往相比,此次线上授课给老师们带来了不小的挑战,猝不及防的临时应急封闭管理限制了同学们的学习条件,而老师们积极地通过课上课下相结合、“一对一”针对性讲解的方式,把疫情对同学们学习效果的影响降到最低。
——药学院 张爽老师
特殊时期里,发生了许多暖心的故事。病理生理学刘慧荣老师讲述了她的家人抗击疫情的故事,不仅安抚了大家的情绪,也给予我们很大的鼓励。“药物的波谱解析”老师们想尽办法,帮教材落在教室无法取回的同学们找到了电子版教材。药理学李颖寰老师将课件和电子书发给同学们,并随时解答同学们的问题。我们彼此理解、心手相牵,一定能守护好我们的家园!
——药学院 叶静颐同学
作为统计学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腾讯会议平台打通“云端”壁垒,通过“理论回顾,案例引导”和“软件实操,分层教学”的方式闭环构建时空分离课堂,同时更加注重师生在线互动,采用随机提问、头脑风暴等形式,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状态。更加重视课程思政建设,“育人”先“育德”,引用最新发布的相关实时动态数据,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新冠病毒和新冠疫情,将疫情“危机”转化为思政教学的“契机”,加强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
——公共卫生学院 李丹老师
我们上的第一节线上课是郭秀花老师的《卫生统计学》。上课前,老师通过微信群、教务系统等多种途径分享学习资料,通知线上路径。师生相聚云端,虽不能碰面,但言传身教,谆谆教诲,一如往昔。郭老师温暖的话语有一种镇定人心的力量,让同学们收敛心神,积极投入到课堂的学习当中。真正的教育不限于形式,即使囿于方寸之间,同样可以感化于心。
——公共卫生学院 李鹏宇同学
《中药药理学》是中药学专业本科大四学生目前学习的最后一门本科课程,对今后的学习起着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同学们希望老师能将最后一次课程的重点进行讲解,收到同学们的反馈后,我将课件、视频及线上教学路径课前发给学生,并告诉同学们,特殊时期,有问题随时联系随时解答,用行动表明,老师与同学们时刻在一起!
——中医药学院 陈振振老师
疫情第一次离我这么近,近得就在我身边。老师统筹安排合理规划,为我们的安全保驾护航;同学,主动成为志愿者,给我们的正常生活提供保障;食堂阿姨保安大叔,不辞辛劳日夜忙碌,让我们喝上清晨的第一口热粥,让我们的心有了安定的地方。光的出现,给世界带来了希望。而他们,就是我们的光。
——中医药学院 宓雅琪同学
上完本周的最后一堂课,我就要前往学校,做一名教师志愿者,我要用行动告诉给我们的同学,他们在哪里,老师就在那里;告诉给我们的同学,课堂上的道理不仅仅是文字、语言,不仅仅是理论,更是行动,我们都是践行者。相信我们终会再次在教室面对面。
——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向珍老师
全部课程转为在线教学,任课老师们及时将在线教学的方式和安排告知每一位同学,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生动风趣、舒缓心情,同学们积极配合、主动回应,我们在集体大考中互相理解,同心守护。
——马克思主义学院 杨瑶同学
11月17号下午,我们如期进行了研究生的线上中期考核会,对前两年工作进行评价,对之后一年的工作进行指导,为顺利完成研究生的科研训练和课题研究提供切实的帮助。行动永远是打败焦虑的最好办法,做好眼前该做的,好运定会如期而至。
——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 严君老师
相比线下课堂,线上教学在很多方面正在重塑我们这一代的学习习惯,比如有利于学生先思考后提问,有利于养成自觉自律的学习习惯。这次疫情突发,我看到了首医全体师生的专业素养和奉献精神,特别是保供老师们日以继夜的付出。在此,向你们敬礼!也向你们学习!
——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 谢宜同学
无论是线下硬核防控
还是线上柔情互动
开启网课模式的首医人
一定都在认真学习
虽然我们正承受着突如其来的变化
但心中也笃定着
“风雨之后见彩虹”的信心与期望!
来源:各学院、教务处
摄影:刘月兴等
统稿:李晓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