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长生教授展望AI医疗的未来发展
近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主任医师、心脏内科医学中心主任马长生教授,为我校师生带来《生物学概念与途径》课程学术讲座第十一讲《AI医生将与人类医生并驾齐驱》。
马长生作讲座
校党委副书记张莉鑫主持讲座。选修《生物学概念与途径》的学生、本硕博学生代表以及教师代表等千余人聆听讲座。
讲座现场
马长生长期致力于改善并提升我国心血管疾病的防治现状,尤其在心律失常领域作出了卓越贡献。他领导的项目团队将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手术标准化,并确立了技术操作规范,为中国房颤导管消融手术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全国约90%的导管医生都在遵循这一标准进行手术。他的团队研发的人工智能心脏医生也可实现长期、连续、高质量患者管理,并降低人力成本。
在讲座中,马长生娓娓道来,从人工智能元年的达特茅斯会议到AlphaGo战胜围棋冠军李世石,再到“AI教父”获2024年物理学诺奖……通过一个个AI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介绍了人工智能概念与方法的演变。
近年来,AI技术在心血管疾病领域的应用迅猛增长。马长生分享了AI技术在心血管疾病领域的最新进展,以及临床应用的广阔前景。他认为,随着AI的不断升级,在不远的将来,AI心脏医生可以达到与人类医生相当的水平。
“医生从培训阶段就要为AI时代做好准备”,马长生呼吁医学生从现在开始为未来学习。“AI在医学界的应用还只是冰山一角,存在无数亟待解决的问题”,他建议同学们积极学习并应用AI,因为“懂得利用工具的人有更多的机会”。
张莉鑫主持讲座
互动交流
“AI医生的应用应当首先分流大型三甲医院还是基层医院”“作为医学生应如何学习进步以避免被AI取代”“如何帮助患者解决AI医生使用过程中的困难”……在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马长生以丰富的临床、科研经验为在场师生答疑解惑,并鼓励同学们大胆尝试,怀揣“试错”的勇气,积累人生的宝贵经验。
师生聆听讲座
此次讲座让在场师生对AI在心血管疾病诊疗领域的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有了更具象化的认知,也为大家未来的学习、科研拓宽了思路。相信通过此次讲座,能够激发同学们对AI技术的兴趣,推动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为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撰稿:王婉婷
摄影:刘月兴、吉玲存、牛帅、马腾
排版:王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