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我校荣获5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近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2022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决定,对为科学技术进步、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组织给予奖励。5项由首都医科大学牵头或主持的项目获奖。
首都医科大学牵头或主持获奖项目
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刘亚欧、施福东教授团队
“脑和脊髓影像学标志物体系构建及在神经免疫疾病的应用推广”项目
刘亚欧、施福东团队和北京理工大学叶初阳团队联合国内多家医院,历时10余年,采取医工结合模式共同研发,运用神经影像新技术新方法解决神经免疫疾病脑和脊髓成像的关键难题,构建了脑和脊髓影像学标志物体系,实现对病灶的客观量化及病灶外组织微观病理改变的精准显示,推进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
该研究创立病灶模型、实现精准快速自动识别和分析病灶不同成分,量化病灶组学特征。在针对影像学标志物生物学机制的系列研究中,研究团队在国际上率先揭示自然杀伤细胞及星形细胞在神经免疫疾病脑萎缩和病灶发生发展中的重要病理生理作用,为神经系统重大疾病诊疗提供新靶点和新思路。同时,研究团队系统整合脑和脊髓的影像学指标,采用创新人工智能算法构建影像学标志物体系。团队基于“一体化”的多模态成像技术,创建“一站式”影像学标志物提取及分析平台,进行临床诊疗和预后评估的“全流程”分析,实现早期、精准诊断神经免疫疾病,指导开展针对性治疗,选择适宜药物和预测疾病进展。该体系的建立为其他脑重大疾病神经免疫炎症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影像评价体系。
目前,基于这项系列研究,团队牵头和参与制定了多项神经免疫和神经影像领域国际及国内指南和共识,构建的神经影像标志物体系,已推广应用于多个国际知名医学中心;创立了脊髓影像分析方法,多项研究成果被多个国际专利及国际政策引用。团队获国家及国际发明专利20余项,在《Nature Neuroscience》《Nature Protocols》《PNAS》《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Neurology》《Radiology》等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多篇,被引超万次。
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移植中心朱志军教授团队
“儿童肝脏移植的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项目
肝移植是儿童多种肝脏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移植团队用近20年的时间展开系列攻关,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引领了我国儿童肝移植的快速发展和质量提升。
该项目率先在国内规模开展儿童遗传代谢性肝病肝移植的临床研究,扭转儿童代谢性肝病难以治疗和依赖天价药物的困境。率先建立多学科全链条的儿童肝移植诊治体系。完成34种遗传代谢性肝病肝移植治疗,单中心病种数量全国第一;国际首创多米诺交叉辅助肝移植新术式,被誉为“重塑规则的术式”。同时,技术创新扩大器官利用、微创技术减少供者损伤,充分体现优化器官利用、保护供者的伦理原则,有效缓解供肝短缺。
项目团队完成了我国首部儿童肝移植专著,发表论文160余篇,执笔或参与指南14部,在全国24省市38家三甲医院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广应用,为国内乃至国际肝移植领域发展作出了贡献。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刘清泉教授团队
“中医药救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研究与药物研发”项目
项目团队率先开展中医药全过程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技术体系建立和药物研发工作,为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探索了新的路径。
团队率先提出新冠感染的中医“湿毒疫”理论,核心治法是宣肺祛湿透邪贯穿始终,同时注重防传变。在新冠感染传播方式、病变特点等未明确的情况下,率先将上述研究成果发表于《中医杂志》,提出了新冠感染的中医认识,累计被引630余次,获评中国科协第六届优秀科技论文,为国家和北京地区新冠感染诊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项目率先开展中药新冠临床循证评价方法和技术研究,为中医诊疗方案的优化提供了科研基础,受到WHO新冠感染临床特征工作组的高度评价。提升数据质量和数据建模准确性,解决中医药临床评价结果失真、显著个体疗效无法重复的关键科学问题。项目还率先基于组分药物学研发新冠创新药物,研制创新中药“宣肺败毒颗粒”。目前,宣肺败毒颗粒已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为治疗新冠感染的“三药三方”,疗效确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米杰教授团队
“中国儿童身体成分发育标准研制、健康风险评估及应用推广”项目
目前,我国部分儿童超重肥胖增长、身体素质下降,如何精准评估儿童营养发育状态,是实现全民健康与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本项目以儿童身体成分状况评价为突破口,历时近15年,构建了迄今我国已报道的相关研究中样本量最大、年龄与地域覆盖最广、检测指标最全面的中国代表性3-18岁儿童身体成分发育数据库,并围绕中国儿童身体成分发育特点、健康风险评估、儿童主动健康精准干预靶点等内容进行了长期和系统性的人群与基础研究。
该项目的主要创新包括:首次揭示中国儿童身体成分的发育规律与变化特点,提出精准评估儿童营养发育与健康的评估指标体系;研制了国内唯一基于疾病风险验证的综合评估儿童常见身体成分发育异常的评价标准;率先在中国儿童中解析身体成分指标之间的多维耦合关系;首次在中国儿童中报告了儿童身体成分发育偏移的关键基因和代谢通路;基于关键营养素和生活行为两个维度评估影响儿童身体成分发育的可防可控因素,为制定促进儿童主动健康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目前,项目研究成果已推广应用至全国多家省市级儿童专科医院、基层妇幼保健机构和地方慢性病防治中心及国家级校外教育机构,对促进我国儿童主动健康,实现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黄海荣教授团队
“结核病关键诊断技术的创新性建立及应用”项目
我国是全球结核潜伏感染、结核病和耐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针对我国结核病诊断水平偏低和耐多药结核病发现率不足的关键临床问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联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杭州优思达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开展技术攻关,促进我国结核病诊疗水平的提高。
该项目在产学研深度合作的前提下实现多项结核病新诊断技术上市,大幅提高产品自动化水平和检测性能,EasyNAT TB被WHO全球推荐,出口7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解析结核菌分子进化和耐药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了耐药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新技术,为耐药结核的精准诊治提供有全国代表性的数据,绘制结核杆菌复合群全基因组精准甲基化图谱,建立并转化应用吡嗪酰胺新型药敏试验新方法获医疗器械注册证书,改变了完全依赖进口技术的现状。在阐明感染发病和免疫保护机制的基础上获得了宿主发病风险和潜伏感染诊断的分子标识,首次报道人类宿主可针对结核菌感染产生保护性抗体,发现了可用于汉族人结核病易感者筛查的基因位点,制定全国首个儿童结核潜伏感染诊断和干预措施的团体标准,指导规范化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