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承办的京津冀全国健康学校建设研讨会召开
12月3日至4日,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指导,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和河北省教育厅联合主办,首都医科大学承办的“京津冀全国健康学校建设研讨会”在北京顺利召开。
会议现场
教育部体卫艺司副司长杨大研,北京市教委二级巡视员张晓玲,首都医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北京市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发展中心主任陈瑞,北京市教委体卫艺处处长冷传才,天津市教委二级巡视员、体美劳处处长张健青,河北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处长季家林出席会议。京津冀三地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局、市疾控局、市红会等相关负责人,各区教委相关负责人,学生身心健康领域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会。会议由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系主任祝慧萍主持。
陈瑞致辞
陈瑞表示,北京市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发展中心由北京市教委依托首都医科大学成立,核心任务是保障学生健康成长。首都医科大学高度重视学校卫生和学生健康工作,将在学校卫生健康政策制定、传染病防控、儿童青少年常见病防治、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等方面继续发挥优势和积极作用。
张晓玲发言
张晓玲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在健康学校建设方面,京津冀三地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和共同使命。在教育部的带领下,京津冀在健康学校建设方面将会达成更多共识,形成更强合力,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杨大研讲话
杨大研对京津冀全国健康学校建设研讨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他指出,京津冀全国健康学校建设研讨会将为共同推动京津冀三地协同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抓手,并对未来工作方向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
京津冀三地相关负责人分享交流
天津市教委体美劳处副处长於超、河北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处长季家林、北京市教委体卫艺处副处长单聪等京津冀三地教育部门相关负责同志,就本省(市)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工作深入交流,共同谋划构建高质量“大健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座谈交流
研讨会设置实地参观、学校交流、专家讲座和分组研讨四大板块,其中实地参观分批走访清华大学、北京市第十三中学、西中街小学和陈经纶中学嘉铭分校四家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深入交流了解北京市在高校与中小学健康学校建设方面的实践探索。学校交流环节,来自北京的十二中学、天津的昆明路小学、河北师范大学的学校代表先后分享健康学校建设工作经验。
专家讲座
专家讲座环节,北京师范大学申继亮教授和北京大学马军教授分别围绕“以体育运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新时期学校卫生工作建议”进行精彩讲解,阐释体育运动在提升学生身心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学校卫生和健康建设方面可借鉴的工作建议。分组研讨环节,与会代表分别就五育融合、家校社医合作、体育运动作用发挥等健康学校建设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展开讨论。
单聪作总结发言。她表示,在后续工作中,京津冀要进一步强化协同联动,打破区域壁垒,整合三地健康资源,共研困难问题和解决路径;进一步深挖特色路径,打造更多校本健康课程和实践活动范式,校际携手帮扶、互补共进;进一步强化科技赋能,通过线上平台共享健康讲座和课程,拓宽健康教育辐射面,共同营造支持学生健康成长氛围和环境。
撰稿:成佩霞
摄影:田江
编辑:李晓曦
排版:王婉婷
审核:杨晓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