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载而归!首医学子境外研学归来话收获
2025年寒假
学校聚焦医疗领域
组织了10多项高质量境外线下研学项目
100多名首医学子
奔赴美国哈佛大学
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
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大学
阿德莱德大学等多所世界一流大学
进行短期境外研学与国际交流
“环球学术之旅”告一段落
让我们一起听听
他们的收获与喜悦
申思晗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2024级智能医学工程专业 ——剑桥领航计划
这次英国求学之旅,不仅是一场知识盛宴,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之旅,让我认识到人类知识的广阔无垠。苏格拉底曾说过:“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一无所知。”这种“一无所知”反而激发了我对学习的无尽渴望。这段旅程的结束并非终点,而是新篇章的起点,我将继续探索未知,迎接未来的每一个机遇与挑战。
麦秋雨
基础医学院 2024级临床医学专业 ——牛津大学临床应用技能培养项目
为期两周的牛津大学临床应用技能培养研学项目,是我人生中一次充实且难忘的经历,用“不虚此行”来形容再恰当不过!
牛津的临床医学课程以实战为导向,注重互动与实践,内容紧凑而充实,课堂氛围十分活跃。教授鼓励我们勇于提问,并且根据问题展开深入讲解。最让我受益匪浅的是课后与教授的深入交流,这种互动超越了知识的层面,让我觉得自己不仅是听众,还是学术探索的共同参与者。
短短两周,我的英语水平突飞猛进,特别是医学术语的掌握,这为我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我与世界各地的同学们交流,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开阔了视野,领略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医学理念,这对于我的专业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参与者们,请做好充分准备,以开放的心态拥抱挑战,珍惜这段难得的经历,它将是你人生旅途中美好的回忆和宝贵的财富。
王子腾
附属地坛医院 2024级内科学——哈佛大学人类内分泌学项目
在哈佛大学人类内分泌学项目中,我深入学习了人类内分泌生理学领域的前沿知识。在教授的指导下,我围绕内分泌相关机制及治疗展开了系统的学习实践。通过参与课堂讨论、深入文献阅读及实验操作,我进一步掌握了内分泌系统的复杂调控机制,并对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这些实践不仅让我夯实了专业知识,提升了科研能力,还让我更加明确了学术研究方向,认识到国际学术交流的模式与运作。
此外,我积极参与了哈佛大学的文化活动,与哈佛大学师生的深入交流,拓宽了我的国际视野,体会到开放包容的国际学术氛围,提升了跨文化交流能力,更坚定了我在未来学术道路上持续探索的信心。我相信,这段宝贵的经历将为我的学术生涯和个人成长带来长远的影响。
赵雪妍
基础医学院 2024级临床医学专业 ——牛津展望计划
在牛津的14天游学之行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对另一种医疗体系有了深入了解,更激发了我对医学事业的热爱与追求。
上课时,英国的教授会和我们进行一对一的问答互动,他们都非常耐心和热情!我们学习了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辅助学术报告。从模仿他人文献到自主创作,这些尝试与实践让我对学术报告有了全新的认识。
此外,我还参与了有趣的小组合作,组员们虽来自不同国家,但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我们各展所长,积极沟通,最终顺利完成了任务。
我相信这些宝贵的经验和知识将成为我未来学业道路上的坚实后盾。
韩喆
基础医学院 2022级临床医学专业(5+3) ——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项目
“医学的进步,源于对生命的敬畏与探索”。在这个寒冬,我有幸踏上狮城新加坡的土地,参与新加坡国立大学(NUS)与首都医科大学联合举办的国际交流访学项目。这段旅程不仅是一次学术的探索,更是一场关于生命、医学与文化的深度对话。
在医学与生命科学项目中,我们深入探讨了肿瘤与感染免疫的前沿课题。正如威廉·奥斯勒所言:“医学是不确定的科学与可能的艺术”。在NUS的报告厅里,我亲眼见证了这句话的深刻内涵。通过一堂堂纯英文、高信息量的授课、文献研究、数据分析和小组讨论,我们不仅梳理了CAR-T细胞疗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前沿技术的进展,更深刻理解了肿瘤免疫治疗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在最后的学术汇报环节,我们小组以“Anti-tumor immunity: three latest technologies”为主题,凭借严谨的学术态度、创新的展示视角、默契的团队协作和出色的应变能力,最终荣获最佳小组荣誉。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团队中,三位首医同学的工作充分体现了我校所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熟练的英文文献检索和阅读理解力以及出色的口语表达能力,在组内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在国际舞台上打出了一张亮眼的首医名片。
赵梓丞
燕京医学院 2024级临床医学专业 ——东京大学医学与医疗项目
这次访学活动内容丰富、收获满满。在学术方面,东京大学安排了多场高质量的专业课程。从“生物医学与营养论”课程中,我深刻认识到生物医学与营养之间的紧密联系;而“应用于多媒体、神经技术和医疗保障的尖端计算机科学”课程,则让我领略了计算机科学在医疗领域的前沿应用;此外,“运动生理学与免疫力提升”课程阐释了运动对身体免疫系统的积极作用,实用性很强;“日常生活中的人工智能及其对幸福感的影响”课程则让我思考了科技与生活的关系。
这些课程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储备,更激发了我的科研灵感。这次东京大学访学项目,在学术、文化和个人成长方面都让我收获颇丰。未来,我将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学习和实践中,也期待有更多机会参与类似的优质项目,不断提升自己。
尹和沐伦
燕京医学院 2024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香港大学医学与医疗项目
在专业课程学习中,大师讲堂的分享让我们受益匪浅。蒋秀珠女士关于药物治疗的讲座,让我们对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刘少怀院长对香港医疗系统的全面介绍,让我们看到了先进的公共卫生体系在保障居民健康中的关键作用;罗志强医师对移动化医疗趋势的分析,则让我们对未来医疗的发展方向有了清晰的认识。这些讲座不仅丰富了我们的专业知识,更激发了我们对医学未来发展的思考。
回顾这段访学之旅,我们收获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更是对医学事业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我们深刻认识到,医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文化,它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探索和创新。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为推动医学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次寒假学生境外短期项目不仅为学生们搭建了与世界一流大学深入交流的桥梁,更为我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标志着我校在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未来,学校将继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国际化的重要论述,始终致力于培养兼具国际视野与创新能力的高层次、高素质医学人才,不断拓宽国际交流平台,深化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合作,为首医学子提供更多“走出去”的机会,为推动我国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国际交流作出更大贡献。
撰稿:吴坷
编辑:范佳丽
排版:陈晨
审核: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