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路 首医人 | 与共和国同行 致敬英雄先锋(上)
为了人民健康,他们驻足山岗
为了人民健康,他们临危不惧
为了人民健康,他们大胆尝试
用毕生精力,谱写出行苍生大义的动人乐章
他们是谁?
他们是赓续奋斗的中国人
他们是爱国报国的首医人
今天,我们迎来了新中国成立75周年华诞
75年,见证一个民族如何彻底甩掉“东亚病夫”的帽子
记录一个国家的卫生健康事业怎样实现历史性跃升
一声医生,一生医生
多少事,值得铭记;多少人,值得追寻
这不仅是重温和崇敬
亦是健康梦想的延续与传承
吴阶平
(1917年-2011年)
首都医科大学首任校长,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国泌尿外科开拓者之一
1935年,吴阶平参加了一二·九运动,并在运动中深受教育。1948年,面对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优厚待遇和美国导师的百般挽留,他毅然谢绝,回到祖国。1951年,他担任北京市抗美援朝志愿军手术队队长奔赴长春,在他的带领下,全队工作出色,收治的几批危重伤员无一死亡。1952年他郑重地向中共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于1956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0年,北京市为缓解医疗卫生事业人才匮乏的状况,决定筹建首都医科大学的前身——北京第二医学院。时任北京医学院泌尿科主任的吴阶平临时受命,负责筹建工作。仅用半年时间就在一片芦苇和杂草丛生的菜园里,完成了新建一所医学院的艰巨任务。第一批学生到校后,条件简陋艰苦,吴阶平与同学一起生活,一起劳动,经常到厨房帮厨。由于他对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心态比较熟悉,再加上巧妙的沟通技术,很快获得全校师生,尤其是第一批华侨学生的信任和尊崇。十年间,他团结和带领师生员工,艰苦创业,使学校从无到有并初具规模,为日后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67年,他担任中共中央领导同志保健小组组长,为保障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先后11次为5位外国元首进行治疗,为增进我国与有关国家的友谊作出了贡献。改革开放后,他更是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作为中国泌尿外科开拓者之一,他在泌尿外科、男性计划生育等方面有突出贡献。对“肾结核对侧肾积水”的研究使一些过去认为无法挽救的肾结核患者得以恢复,并在国内外医疗实践中得到了证实。确立了肾上腺髓质增生是一独立疾病,为国际上所承认。对肾切除后留存肾代偿性增长的研究,纠正了长期存在的一种不全面的认识。与同道合作把输精管结扎术发展为输精管绝育法,在国际上受到重视。从事医学教育工作60年,获得全国性科学技术奖7次和首届人口科技研究奖。
诸福棠
(1899年-1994年)
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创始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现代儿科事业的开创者
1931年在美期间,诸福棠在世界上首创用胎盘球蛋白预防麻疹,成功提取胎盘球蛋白,挽救了千百万儿童的生命,震惊世界。
声名鹊起、遍访名师后,诸福棠心中挂念的始终是祖国。1934年-1941年,诸福棠回国报效人民,在协和医院历任教授、儿科主任。当时,中国医疗卫生事业落后,参考书籍都是来自国外。诸福棠便立下志愿,一定要编写一本切合中国具体情况的儿科学书籍。六易寒暑,他终于完成一部80万字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儿科巨著《实用儿科学》,并把文稿无偿交给中华医学会出版。该书成为儿科领域传世经典巨著,至今仍是儿科医务工作者不可缺少的工具书。
1942年,诸福棠与同事吴瑞萍、邓金鍌建立了北平市第一所私立儿童医院(北京儿童医院前身),新中国成立后,将医院无偿捐献给国家,为我国的儿童健康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诸福棠最突出的学术成就是用胎盘球蛋白预防麻疹,并领头研究麻疹减毒活疫苗。20世纪60年代初期,作为儿科专家、免疫学先驱的诸福棠参加并组织领导了我国的麻疹疫苗相关工作,与北京、上海、长春的病毒、生物制品和儿童保健工作者一起团结协作,用我国自制的疫苗,到托儿所、幼儿园和小学进行接种,并观察临床反应、免疫作用和流行病学的效果。在诸福棠和同道们的共同努力下,人类面对麻疹听天由命、束手无策的历史终于结束了,无数儿童免受麻疹摧残。
从事儿科事业60余年,诸福棠在医疗、教育、科研、保健各方面作出卓越贡献,其艰苦奋斗、严谨治学、无私奉献的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儿科工作者。
赵炳南
(1899年-1984年)
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名誉院长,我国现代中医皮外学科奠基人和开拓者
1920年,赵炳南悬壶于北京西郊民巷,因德艺双馨,享有“年方弱冠,誉满京城”之赞誉。1956年,北京市第一家中医医院——北京中医医院成立,为党发展中医药的政策所感动,已经名满京城的皮外科大家赵炳南毅然关闭了经营整整三十年的医馆,来到北京中医医院,成为第一批参加医院工作的老中医。
他不仅带来了贵重药材、医疗器械、制药工具,还将凝聚了全部心血的100余个独创药方无私地贡献给了国家,沿用至今,疗效显著,誉满京城。
1973年皮肤科从外科分离,独立成科,开创了中医单独设立皮肤科的先河。赵炳南不仅是北京中医医院皮科的创建者,也是我国现代中医皮肤病学科的奠基人。行医60余年,他创立了中医皮肤科疾病辨证论治体系,创造性地提出了“湿滞”“顽湿”“血燥”等学说;研发了拔膏、熏药、黑布药膏等独特疗法;创立了清热除湿汤、凉血活血汤、全虫方、除湿丸、润肤丸等名方。
1974年赵炳南开始整理有关资料,编写临床经验集。1975年由其学生和助手整理而成的《赵炳南临床经验集》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系统介绍了赵炳南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该书获全国科学大会奖,成为中医皮肤病学的扛鼎之作。
他曾意味深长地说:“我经历过清王朝、北洋军阀、国民政府时期,可以说,我的一生,人间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备历;人生道路上的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尝。但我新的生命却是从解放后开始的。我不能忘本,没有党,没有社会主义新中国,就没有我赵炳南的今天。”
林巧稚
(1901年-1983年)
附属北京妇产医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现代妇产科学的奠基者之一
1929年,林巧稚进入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工作。之所以选择妇产科,是因为她在做实习医师时看到产痛折磨着产妇,想为她们分担;看到新生儿呱呱坠地,会从心底感到喜悦。
太平洋战争爆发,协和关门,林巧稚为了继续为广大妇女同胞看病,一边在北京胡同挂牌开业,一边在中和医院担任妇产科主任。生活的变化,让她深深感受到,个人的命运、妇女的解放、民族的危亡都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1949年,有人给林巧稚送来飞往大洋彼岸的机票,林巧稚谢绝了,“这大概是我的一种责任感,一种难以割舍的眷恋。”。
有一位病人,术后肚子发胀,吵闹着非要见林巧稚。林巧稚从家赶来,安慰她说:“手术后总会有些腹胀的,这是正常现象,过两天就会好。”她给病人掖掖被角、擦擦眼泪,病人也就安静下来了。年轻医生觉得病人“无理取闹”,而林巧稚却说,老大夫不一定非要看大病,有些劳动是平凡的,但它的精神是神圣的。
她攻克新生儿溶血症,大大提高了新生儿的存活率;组织大规模子宫颈癌的普查和防治,率先开展了大规模的妇女宫颈涂片检查,使子宫颈癌的死亡率大大降低;她对大夫严格要求,但对病人总是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冬天,她总是先将冰凉的双手搓暖后再检查病人,用手焐热听诊器后再听诊。
她一生未曾婚育,却亲手迎接了5万多个新生命,被尊称为“万婴之母”,许多父母给孩子起名为“念林”“怀林”“敬林”,以表达对她的敬爱和纪念。林巧稚家里的电话一直放在床头,医院有危重的病人,她就整夜地守着电话等消息。“我的唯一伴侣就是床头那部电话,我随时随地都是值班医生。”
王琇瑛
(1908年-2000年)
首都医科大学护理系创办人,中国第一位南丁格尔奖获得者,护理学专家
王琇瑛曾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进修,获护理硕士学位。新中国成立后,她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护理教育事业之中,为祖国培养了大批优秀护理人才。
她曾写道:“护士是国家保健的卫兵,这是他们工作中的信条。国家不可一日无兵,亦不可一日无护士……”1952年,为了支援抗美援朝战争,王琇瑛代表中华护士学会组织了第一批护士长教学队,并亲自带队到沈阳为后方医院培训了50名护士长。她还到鸭绿江畔丹东战地医院进行考察,根据考察的结果,写出了改进战伤护理工作的建议。
新中国成立后,王琇瑛被选为中华护理学会副理事长。1954年,王琇瑛创办了《护理杂志》。1956年,兼任北京市第三护士学校校长。
1961年,在卫生部崔月犁部长和彭真等领导的亲切关怀下,王琇瑛终于实现了多年来一直期望创办高等护理教育的愿望——在我校建立了护理系,这成为了新中国成立后创办的第一个大学程度的护理系。
1983年,国际红十字会授予王琇瑛国际护士最高荣誉奖——第29届南丁格尔奖章。王琇瑛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第一位获此国际殊荣的人。1983年7月,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亲自为王琇瑛颁发奖章。
赵以成
(1908年-1974年)
宣武医院首任院长,中国神经外科奠基人
1938年,赵以成获得洛克菲勒基金会奖学金,前往设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的神经医学研究所深造。在藩菲尔德教授的指导下,成功研制出用特制胎膜防止粘连的新方法,后来他又将这种胎膜技术用于修补手术。这种新方法的相关论文在英国皇家医学会的杂志上发表后,引起了医学界的轰动,蒙特利尔神经医学研究所为此特发给赵以成该所研究员证书。1940年,赵以成谢绝研究所一再挽留的美意,踏上了归国旅程。回程中,他特意绕道美国,考察了美国八所神经外科中心,同时也更坚定了他回国创办中国神经外科的决心。
赵以成在中国最先建立了单独的神经外科,在宣武医院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神经外科研究机构——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专业骨干,为如今神经外科网点遍布全国的版图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基础研究方面,他先后建立起神经解剖、神经电生理、神经生化、神经病理、神经组织培养和神经放射等研究实验室;在临床研究方面,将神经外科分为颅脑外伤、脑肿瘤、小儿神经外科、脊髓及周围神经等专业组;形成了神经外科基础与临床研究紧密结合的结构,实现了临床与科研相互促进、人才培养与学科发展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新格局。
赵以成高度重视神经外科方面的人才培养。宣武医院自1959年起,受卫生部委托,每年举办一期全国神经外科医师进修班和神经放射医师进修班,先后为全国培养了600余名神经外科和神经放射专业骨干。他常常告诉学生“神经外科医师的特别之处在于,手术目的不仅是切除病变的区域,术者必须在同时考虑手术的结果是否会造成未来的功能破坏和生活障碍。”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已经被一代代年轻的神经外科医生延续和发扬下去。
吴英恺
(1910年-2003年)
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原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胸心血管外科学及心血管流行病学奠基人
1940年,刚过而立之年的吴英恺作为第一术者,主刀完成了中国外科史上首例食管癌切除术,仅比美国首例同类手术晚两年。在美国进修期间,他在医院改进了无菌操作,用了10个月的时间,就和同事创造了120例胸廓成形术无一例化脓感染的手术成绩。1943年,吴英恺毅然拒绝国外的优厚条件,选择回来报效祖国。
1961年,他创建了心血管病研究所。20世纪70年代末,他创立了我国第一个心血管病流行防治研究室。1981年组建了北京市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1984年创办北京安贞医院。
1983年,世界卫生组织决定在全球四大洲2000多万人群中开展大规模的心血管病趋势和决定因素监测,简称“莫尼卡(MONICA)方案”。要求参与国家用同一标准、同一方法,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获得几十万个数据,数据汇集起来将是全球防治心血管病的重要资料库和工具书。
当年参加“莫尼卡方案”的国家都是发达国家,可吴英恺认为世界不能没有中国。73岁高龄的吴英恺亲赴世界卫生组织请缨,誓为中国争得一席之地。世界卫生组织被这位老而弥坚的中国医生深深打动,同意中国加入。资源匮乏、条件艰苦,吴英恺带领团队从零开始,建立三级立体监测网,以“走门入户,监测到人”的细致工作,赢得国际赞誉。面对激烈竞争,他带领团队以精准数据、人文关怀脱颖而出,成为唯一发展中国家代表。
2001年,他提出后事从简,捐献遗体做病理解剖。直至生命最后一刻,他将心脏献给了情系一生的医学事业,继续用“心”护佑苍生。
张兆统
(1910年-1982年)
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首任院长,传染病专家
在南京解放前张兆统一直从事卫生防疫工作,曾经担任医生、防疫队长等职务。临近解放时,他一心向往共产党,保存好1600余件医疗器械,等待大军过江。1949年南京解放后,担任南京市人民政府保健科长、南京传染病医院院长。1950年调任北京卫生试验所所长。
1956年北京市卫生局决定建立第二传染病医院(现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从选址到建设,张兆统亲力亲为,呕心沥血。1959年12月,一座新型的传染病专科医院竣工并投入使用,医院占地面积52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656.3平方米。设有300张病床,收治痢疾、小儿脊髓灰质炎、传染性肝炎等16种小儿传染病。
在张兆统的带领下,医院常年坚持每周一的全院大查房,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得到很好的训练和培养,因收治病人多、病种全、重症多,医务人员经常参与各地传染病的会诊与抢救。从乙肝的母婴阻断到肝炎重大专项研究,张兆统为解决传染病外科病人的治疗问题,牵头创建了传染病外科,并开展肝移植的研究,佑安医院也成为了全国传染病医院中第一家开展肝移植的医院。
作为传染病专家,他首创了传染病医院消毒隔离体系和制度建设,为切断传染源、防治传染病作出了重要贡献。从白手起家到医院的拔地而起、不断壮大,张兆统为传染病防治事业奉献了一生。他在日记中写道:“我要为党的医疗卫生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张晓楼
(1914年-1990年)
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原副院长,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原所长,著名眼科专家
沙眼曾长期在全球流行且病原体不明,是解放前中国首位致盲病因。张晓楼与著名微生物学家汤飞凡合作,向这一不明微观领域发起挑战。1955年,他们首次成功分离出沙眼致病原,并用自己的眼睛做了人眼感染实验。在整整41天时间里,助手每天对他进行眼部检查,记录实验结果,沙眼的损害和多次取材让他的结膜留下了终身难以消除的结膜瘢痕。
沙眼衣原体是迄今为止唯一由中国人成功分离的病原体,为人类防治沙眼和衣原体病奠定了基础。随后,张晓楼编写教材、亲自授课,印制、分发宣传资料,并带领大家深入街道、工矿等地方进行普查、普治及流行病调查等工作,开展的相关药物研究使中国选用利福平治疗沙眼比国际上提早三年。经过几代人的努力,2014年我国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根治致盲性沙眼的要求,提前实现消灭致盲性沙眼的目标。
1983年,时任河北省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招贤纳士,收到邀请的张晓楼不顾年事已高,身有疾病,多次带领专家到正定培训业务人员,为群众普查30112人,实施复明手术2139人。
在张晓楼的努力倡导和推动下,1990年6月,国内第一个眼库——北京同仁眼库成立,为无数因角膜病致盲的患者带来了希望。眼库成立三个月后,张晓楼因病去世,遵照遗愿,他成为同仁眼库捐献角膜第一人。两位失明多年的工人因此再次看到世界,激动得泣不成声。张晓楼用一生践行自己的信念:让光明充满人间。
陈学诗
(1917年-2006年)
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名誉院长,我国精神卫生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陈学诗1942年大学毕业后即从事神经精神科临床诊疗和教学工作,曾参加抗美援朝医疗队,后任北京医院脑系科主任、卫生部神经精神科学组秘书兼中华神经精神科学会秘书长。
1984年任北京安定医院院长。1985年在陈学诗的不懈努力下,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成立,他当选为首任理事长,并任同时创刊的《心理与健康》杂志总编。
从医60余载,陈学诗在精神卫生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在老年精神医学、司法精神医学、儿童心理卫生方面,他的研究工作尤为突出。他主持研究的“老年抑郁障碍的主动音乐治疗”以一个全新的治疗模式改变了原来单一药物治疗的纯生物医学模式,为国内首创。
他结合临床撰写的科研论文,对我国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提高作用,如他主持的“诊断为神经官能症患者的隐匿性抑郁”的研究成果发表后,使我国广大隐匿性抑郁症患者从此获得了正确的诊疗;他提出组建的集医生、护士、工娱治疗员、心理工作者、社会工作者为一体的五支队伍,彻底改变了精神病院单纯的生物医学技术队伍的管理模式。
2001年,由陈学诗牵头编制的我国第一套专门用于幼儿标准化人格评估工具《幼儿人格量表》,经过他与同道的艰苦努力终于问世。此项工作历时6年,对全国9大城市2000名幼儿进行跟踪研究,取得了大量宝贵数据,填补了这一领域在中国乃至世界的空白。
怀救苦之心,做苍生大医
以凡人之力护佑着百姓健康
时间长河 奔流不息
奋斗故事 未完待续
策划:党委宣传部
来源:各附属医院
统稿:李晓曦
排版: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