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医学课讲出思政情 临床骨干教师“课程思政”师资培训班成功举办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和《首都医科大学课程思政实施方案》要求,首都医科大学“课程思政”临床骨干教师师资培训班近日在宣武医院举办。校党委副书记孙力光、原党委副书记刘芳、教务处处长张蕊杰、宣武医院副院长卢洁出席本次培训班,会议由宣武医院教育处处长王亚军主持。本次培训班共有来自各临床医学院近百位骨干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参与。
孙力光阐述了课程思政对于教学实践的深远意义。他指出,近年来,全国大中小学全方位、全链条打造“大思政”育人格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深刻理解自身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角色与必须承担的责任。希望各位临床教师通过本次学习交流,能够将课程思政的理念精髓与实践智慧真正落实到每一堂课、每一次互动中,从而培养出既具备专业竞争力,又胸怀家国,能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勇担重任的人民健康守护者。
卢洁代表医院向莅临会场的各位领导、专家、老师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她希望专业课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更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
此次培训精心设计了专题讲座与课程思政示范课观摩讨论两大模块,旨在全方位、立体化提升临床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解与实践能力,真正把思政之“盐”溶入医学专业课程,让医学课讲出思政情。
在专题讲座环节,刘芳教授以“强化育人功能,努力发掘专业课程思政元素”为题作报告,阐述了课程思政提出的政策背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和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张蕊杰从政策层面,讲解了构建医学院校课程思政体系。卢洁以“立德树人,启智润心”为题,指出要发挥课程思政“锚、舵、桨、帆”作用,培养素质高、专业优、科研强的新型高质量医学人才。基础医学院党委书记王伟教授介绍了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情况。王亚军分享了北京市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概况。
北京协和医学院教务处处长马超展示了百年协和在解剖课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李远达介绍了叙事医学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经验。宣武医院王欣然教授详细介绍了如何撰写一份既符合教学要求又充满思政元素的教案。
在观摩讨论环节,北京高校第十三届青教赛一等奖获得者、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吴川杰老师进行了《蛛网膜下腔出血》授课示范。示范课后,聚焦“思政元素的选择与融入方式”核心议题,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梅珊珊、呼吸科副主任医师李艳、胸外科副主任医师钱坤携手参会的临床教师,展开了热烈讨论。各位教师各抒己见,共同勾勒出一幅在课程教学中巧妙且深度融入思政元素、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与效果的生动图景。
经过一整天紧张而充实的培训,临床教师们对课程思政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有的教师表示,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扮演好传授知识的角色,更要成为学生心灵灯塔的点亮者、高尚品格的铸就者以及审美情操的熏陶者,将思政元素融入每一堂临床专业课的教学中。有的教师表示,将会将所学所感带回课堂,带回学生的身边,让医学课讲出思政情,为学生的成长成才贡献力量。
撰稿:刚婷婷、李智博
摄影:陈晨
审核:王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