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武医院吉训明教授团队《JAMA Neurol》发文提出早期预防卒中神经功能恶化治疗新方案
2024年4月23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吉训明教授团队在神经病学领域知名学术期刊《JAMA Neurology》上发表题为“Effects of Tirofiban on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的研究论文。该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提示,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病24小时内静脉应用替罗非班抗血小板治疗可以显著降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且不增加颅内出血和系统性出血风险。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副研究员赵文博和李思颉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吉训明和马青峰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急性缺血性卒中神经功能恶化与不良临床结局密切相关,一直是该领域的临床难题,早期抗栓治疗被视为防治急性缺血性卒中神经功能恶化的关键策略。口服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治疗已被证实可以降低卒中复发、改善临床结局,但由于存在耐药性、起效时间慢及患者吞咽障碍等问题,应用现有的口服抗血小板方案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仍有10-20%患者会发生神经功能恶化。
替罗非班是一种可静脉应用的抗血小板药物,相较于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其具有特异性更强、起效速度更快等优势。为明确静脉应用替罗非班在降低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方面的作用,研究者发起了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对照研究,在国内10家中心纳入425例未接受静脉溶栓或取栓的急性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卒中发病24小时内随机给予静脉替罗非班(213例)或单纯口服阿司匹林(212例)。研究结果显示,静脉应用替罗非班治疗的患者,72小时内神经功能恶化(定义为NIHSS评分较基线增加≥4分)的发生率仅为4.2%,而常规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组为13.2%。在安全性方面,两组患者在72小时内症状性脑出血率没有显著差异。
该研究成果今年2月份在美国菲尼克斯举办的美国卒中大会上主旨报告,引发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美国卒中大会主席Tudor Jovin教授在评价中指出:该研究成果为错失静脉溶栓或机械取栓治疗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提供了一种很有前景的治疗方法。耶鲁大学医学院卒中与血管神经病学系主任Lauren Sansing教授指出:该研究结果令人振奋,为缺血性卒中患者提供了除阿司匹林以外的抗血小板治疗新方案。
该研究得到北京杰出青年科学基金(JQ22020)、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Z20110000682014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C2408800、2016YFC1301502)等项目的支持。
撰稿人:赵文博
审核人:郝峻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