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中心举办首期临床研究方法学培训班
近日,首都医科大学临床研究中心主办的首期“临床研究方法学培训班”在学校学术交流中心多功能厅开班。
本次培训面向学校各临床专科学院(系)和各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有临床研究需求的医师和科研人员,旨在提升各临床医学院和教学医院临床研究能力,打造高水平临床研究平台,全面提升临床研究水平,助力学校临床医学学科高原和高峰建设。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吉训明院士出席并讲话。医院事务管理处处长王威威主持开班式。
培训班合影
吉训明致辞
吉训明在致辞中强调了在中国开展临床研究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他指出,我们不能简单照搬欧美指南,必须立足中国国情,结合患者具体特点,制定出符合本土需求的研究策略。当前,临床医生的科研力量相对薄弱,青年医生是医学发展的未来,肩负着推动临床研究的重任。青年医生要勇于担当,积极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努力提升科研能力,致力于产出基于中国人群特点的高质量循证证据,为改善患者健康提供坚实学术和科研支撑。
专家授课
为期五天的封闭培训,邀请了学校原党委副书记李义庭教授、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主鸿鹄教授、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常务副院长王伊龙教授、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安心研究员和潘岳松研究员、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严妍副教授、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彭亚光副研究员和严若华副研究员、脑重大疾病研究中心殷云剑副研究员,北京协和医学院王丽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的吴超群副研究员,通过理论精讲、案例解析、经验分享与实操训练相结合的模式,就临床研究方案撰写及设计、研究实施路径、统计分析、数据管理、论文写作等临床研究核心领域进行了精彩讲解和经验分享。脑重大疾病研究中心刘岚研究员全程参与课程设计及授课。学员们积极参与分组讨论,并与专家进行深入交流。
学员代表发言
结业仪式上,医学影像学院副院长、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徐磊主任和呼吸病学系办公室主任、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的杨苏乔作为学员代表发言,感谢学校提供宝贵学习机会,表示此次培训收获很大,期待能与同仁们加强交流合作,将所学应用于临床研究实践。
今后,首都医科大学临床研究中心将进一步健全完善临床研究培训体系,紧密围绕学校高水平临床研究发展的实际需求,持续开展多层次的临床研究方法学培训,努力提升临床研究素养和水平,助力学校临床医学学科建设和临床研究迈向更高台阶。
撰稿:李蕴
摄影:沈红涛
编辑:姜俊吉
审核:王威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