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曹志新团队《JAMA》发文阐述高强度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的安全有效性
近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曹志新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JAMA》发表题为“Effect of High-Intensity vs Low-Intensity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on the Need for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in Patients With an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The HAPPEN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的研究论文。研究首次提出慢阻肺急性加重(AECOPD)的高强度无创正压通气(NPPV)策略,并通过多中心研究阐明该策略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HAPPEN研究是中国研究团队在无创正压通气领域首次登顶国际顶级医学期刊的研究型论文,标志着中国呼吸危重医学团队在组织实施高质量临床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罗祖金副主任医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李镒冲研究员、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李文军主任医师、通辽市第二人民医院李颖主任医师、北京市良乡医院乜庆荣主任医师为共同第一作者,曹志新主任医师为通讯作者。
AECOPD是临床常见的呼吸危重症,也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病)病情进展、住院次数增加、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大量研究证据证实传统低强度NPPV较常规氧疗可显著降低患者气管插管需求率及院内病死率,但仍有约15%的AECOPD患者面临NPPV失败、需要气管插管并接受有创通气,导致这部分患者仍然面临较高的病死风险。
针对这一问题,曹志新团队通过高强度无创正压通气治疗AECOPD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HAPPEN研究)对慢阻肺病的呼吸治疗提出了创新性解决方案,在国际上首次提出AECOPD的高强度NPPV策略并通过大规模多中心临床研究阐明该策略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共纳入300例AECOPD患者,147例被分配到高强度NPPV组并均接受高强度NPPV治疗,153例被分配到低强度NPPV组并接受低强度NPPV治疗(1例因为研究者操作失误接受高强度NPPV治疗)。结果显示,高强度NPPV组气管插管需求率较低强度NPPV组显著降低,腹胀发生率显著高于低强度NPPV组,但由腹胀导致的NPPV严重不耐受比率并未显著增加,亦未观察到任何患者因腹胀拒绝NPPV、或气胸等不良反应发生。
上述研究证实了高强度NPPV在AECOPD中的临床实用价值,为临床上AECOPD的无创通气参数设置提供了重要的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对于进一步提升NPPV在AECOPD中的应用水平、提升普通病房AECOPD的救治能力、降低重症监护病房入住率及其资源消耗、降低重度慢阻肺病患者的医疗经济负担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主要研究终点-随机分组后住院期间气管插管需求率高强度组较低强度组显著降低
该研究受北京市医院管理局青苗人才计划(QML20180303)等课题资助。
曹志新,医学硕士,主任医师,现任北京朝阳医院石景山院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担任中国医师协会呼吸病学分会危重症学组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呼吸病装备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临床医生杂志》编委、《国际呼吸杂志》编委等。先后在《JAMA》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编写专著3部。2009年,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制定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第1-3版。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七)、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三)、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排名第七)等。
撰稿:曹志新
排版:王婉婷
审核:杨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