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筱宜:从首医第一届药学生到药学教师……
【编者按】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在首医,有这样一群人。作为师者,他们,循循善诱,传道授业解惑;作为后学,他们,站在先贤的肩膀上,承前启后,引领未来;作为栋梁,他们,是一束光,是一粒种子,是责任与担当,是未来与希望。他们,是首医的青年教师。
医者仁心,师者匠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在第四十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党委宣传部、党委教师工作部推出《我在首医当老师》系列报道,展现首医青年教师的育人理念及成长经历,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激发广大教师对医学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忠诚。
“2003年,我选择了首医药学,开启了我本硕博十年的科研启蒙。那十年,我所在的实验室就是简易的二层小楼,操作的核磁共振仪和质谱仪却饱含着学校对药学寄予的厚望,烧杯和大小鼠也见证了我们的拼搏,硕士点和博士点则承载着我和同学们夙兴夜寐的辛勤和难以言表的喜悦。”张筱宜回忆起当年上学时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
作为首都医科大学药学院首届本科毕业生,同时又连续攻读下首都医科大学硕士博士的她,怀揣着对科研的执着,对母校真挚、热忱、纯粹的爱,毅然选择了留校,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并立志成为像自己老师一样的人……
2003年非典疫情中,经过紧张居家复习备战高考的张筱宜,最终结缘首都医科大学。进入首医后,她先是在基础医学院学习。2004年,首都医科大学化学生物学与药学院(首都医科大学药学院前身)成立,张筱宜的成长轨迹也因此发生转折,先后师从著名药物化学家、药学院首任院长彭师奇教授和药学院原党总支书记赵明教授,从此开启了她漫长的药学人生。作为学校培养的首届药学院本科生,经过不懈努力,她又攻读了首医的硕士和博士,并于2013年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
“我是在赵明教授的言传身教中成长起来的。赵明老师做人严格要求自己,做事不流于形式,每做一件事都检查结果,每项结果都彼此相连,形成点、模块、线和体系,互相支撑。”“她坚守在课堂、实验室、学生和老师们中间,只要她在,大家就心里有底。”张筱宜表示,“学院人少,但是工作不少,赵明老师带领学院班子和办公室成立战斗队,任何工作她都带头冲在前面,从上到下贯通,不留死角,一步到位,极大提高了大家办院、办学、办专业和建学科的信心。”
10年的时间,张筱宜见证了药学院的从无到有,由弱变强;10年的时间,张筱宜也实现了自己人生的蜕变,她接过老师手中的接力棒,奋力奔跑,从一名稚嫩的药学学子,成长为一位在三尺讲台默默耕耘的药学教师。如今,经过第二个10年的磨练,从讲师到副教授,从支部书记到系主任再到副院长,她肩负起药学院未来发展更重大的责任和使命。
“她讲的课,学生很容易接受”
张筱宜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她将“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和自主探索精神”作为自己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上,她善于将复杂的药学知识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语言,这得益于她对学生认知需求的深刻理解。“她讲的课,学生很容易接受。”一位学生在采访中这样评价道,“有的老师讲课内容很深奥,学生无法理解。筱宜老师很能理解学生需要听什么,如何讲才能听得懂。”
对于教学,张筱宜孜孜不倦、充满热爱。每个假期她都要将早已烂熟于心的教案再拿出来,补充进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案例内容,让课堂内容常讲常新。同时,她更像一束光,为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一些学生对药学专业理解有误区,认为以后只能去发药。我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让学生感受到如何理解药学,热爱药学,找到自己的定位和目标。不只说教,不只讲道理,让学生从身边实实在在的事例看到希望。”张筱宜谈道。
她的课堂不仅限于理论知识的传授,更注重获取运用知识的方法,敢于质疑的思辨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她主导的“专业技能实验”课程,通过创新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实验中体验从药物设计到合成药物,再到药效评价的全流程。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系统思维。
2013年至今,张筱宜讲授了包括药物化学、药学专业英语、药学概论、专业技能实验、有机化学实验、药学科研方法、现代仪器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和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等在内的9门本科生和研究生层次课程。为了能让教学内容常讲常新,她经常阅读国内外相关教材、查阅最新文献、参加线上培训,与时俱进学习ChatGPT等各种新技术的使用,还将时下最新热点、小视频引入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经过多年来在教学一线的深入探索和实践,张筱宜作为主要参与人,参与并推动了药学院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的建设工作。
“我在首医药学院受党教育、学习专业、研究科学、教书育人、建设团队。我从药学院‘生源教育’的受益者成为传承人,在这个过程中懂得了要大胆创新也要小心求证,做一流学问同时育顶尖人才的深刻内涵,就是教育为本。”张筱宜如是说。
跨学科合作,始终追求卓越
2014年5月,张筱宜远赴美国,在HARBOR-UCLA LABIOMED攻读分子生物学博士后。国外的学习生活并非一帆风顺。生活上,从来没做过一顿饭的她开始学着自己做饭、面对各种问题;学业上,“由于跨了专业,刚开始,我发现自己无从下手,没有头绪,有很多专业仪器设备不认识、实验方法也不了解,甚至连一些专业名词都没听过。于是,我就去找相关专业的老师请教。很多东西只能从头开始学,很困难,但最后收获很大。”她回忆道。正是这段艰苦的学习经历进一步磨炼了她不放弃、不服输的劲头,也成为她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学成归来后,张筱宜在科研领域倡导跨学科研究,她认为这是实现创新性突破的关键。“跨学科发展是一大趋势,我们不可能永远局限在自己的专业中。”张筱宜如是说。她的研究涉及药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多个领域,通过跨学科合作,在药物设计和新药研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计划一般项目,北京市优秀人才青年骨干个人项目,首都医科大学基础-临床合作课题,校企合作横向课题等;参加科技部“十二五”“十三五”新药创制项目等。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48项;发表国际高水平论文54篇,其中作为第一作者和共同第一作者发表文章10篇。
平日里性情温和的张筱宜,也有着“铁面无私”的一面。她谈到,“学生在学术上,科研诚信是最基本的要求。无论做得好坏,首先要做到不能篡改数据,实验记录不能造假,这是进入实验室最基本的训练。接下来的目标是让他们对科研工作产生兴趣,并在遇到困难时给予鼓励,最终解决问题。”
一名学生坦言,“生活中的筱宜老师很平易近人,如果我们实验过程中遇到进展不顺利的地方,她会鼓励我们,并且一起帮着我们分析原因找办法解决。但如果科研上出现欺骗或数据造假,那是绝对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张筱宜对待科研的态度严谨而执着。“科研是以事实为依据,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科研需要多元化思维,通过多学科学习,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建立学科之间的联系;做科研要耐得住寂寞,容忍失败,越挫越勇。”张筱宜的这种科研精神,激励着她的学生们追求卓越,不断突破自我。在她的指导下,学生创新出原位乳腺癌和结肠癌肿瘤两种新的动物实验模型。
“每一步都要学生亲力亲为”
张筱宜深知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她提倡学生全程参与科研,从课题设计到实验操作,再到结果分析,每一步都要学生亲力亲为。“对于学生的培养,我认为应该有一个完整的流程。”张筱宜认为,这样的培养模式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张筱宜的带领下,药学院的学生在全国性竞赛中屡获佳绩。她注重选拔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充足的实践机会。“我们主要在平时上课时注意观察学生的动作,有些学生手巧且愿意思考实验中的问题。”她还会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将备赛、指导学生论文写作等能够预知的工作前置。张筱宜的这种选拔和培养机制,确保了学生能够在科研道路上走得更远。
在谈及药学学子应该具备怎样的能力时,张筱宜表示,“一方面,应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遇到问题时,能够知道从哪里解决。另一方面,应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有时候做实验确实很累,但不能懒惰,无论想法多好,都要在实验室里动手实践。特别是在步入科研的初期阶段,要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其中,这种科研素养的形成是受益终身的。”
近年来,她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三等奖1次;参加全国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专业大学生实验技能获一等奖2次,二等奖2次;参加北京市大学生化学竞赛获一等奖2次,二等奖4次。作为导师和导师指导小组成员指导药物化学专业研究生毕业6人,发表高水平论文6篇。
“将实验室安全意识化成肌肉记忆”
“筱宜老师是个超级理性的人,给人的感觉除了工作还是工作,没有上下班之分,而且也从来没有听过她抱怨。”药学院的冯琦琦老师回忆道,“她非常能吃苦,经常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对于领导交代的工作总是能够出色完成。甚至在她怀孕期间,还一直操心着学院和课题组里大大小小的各种事务,一直坚持到最后。对于遇到的问题,她的第一反应总是想着如何去解决。”
药学院的各类实验比较多,实验室的安全问题自然成了学院工作的重中之重。“筱宜老师在担任学院领导后,负责实验室的安全工作。”药学院的樊宇琨老师介绍:“每当假期临近或者出现极端天气时,筱宜老师都会到实验室进行安全检查。她在安全检查时非常认真,严格检查每个存在风险隐患的地方,并且针对出现的问题或者安全管理上的困难,会帮助我们联系相关部门协调解决,推动实验室安全各项规章制度更加完善。如果发现巡查记录写得不好或者记录用完没有及时更换,除了批评当事人要求认真记录外,她还会再领取一个新的记录本,本着解决问题的思路去做事。”
“有一次,当筱宜老师在实验室检查时,突然在门口听到学生使用的气阀声音不对劲,她直接冲了进去,重新教授学生如何正确操作,并且当天找到工程师,反馈实验仪器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将仪器重新组装,经过多次拆换零部件,将仪器调节到适合学生使用的程度,她才放下心来。”药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李媛媛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
“近两年,在筱宜老师的检查督促下,药学院师生的实验室安全意识得到大幅提升。在她坚持不懈地努力下,我们已经把实验室安全检查形成了习惯,并且变成了肌肉记忆。”樊宇琨说。
一名学生在给张筱宜老师的毕业寄语中这样写道:“您是一位极具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教师,不仅是我们的学术导师,更是人生路上的良师益友。”
筱影摇曳映窗前,轻风拂面带笑颜;宜校宜家乐融融,温馨如春暖心田。在首都医科大学药学院,张筱宜老师以其独特的教育教学理念、扎实的科研能力、对人才培养的深刻见解以及高效务实的管理风格,赢得了师生的广泛尊敬。她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也为药学领域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她心无旁骛,以实际行动为药学建设、学校发展贡献着力量。
采写:姜俊吉
照片提供:张筱宜
排版:陈晨
审核:崔纯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