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卒中减残助力健康老龄化:WHO驻华代表处来我校座谈交流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WHO)驻华代表处协调员乔建荣、项目官员杨睿侃、技术官员崔莹来校座谈交流。双方就“卒中减残助力健康老龄化”展开深入研讨。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首都健康老龄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吉训明,护理学院院长、中心执行主任刘均娥,医院事务管理处处长王威威,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马路,护理学院副院长、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景丽伟参会。会议由马路主持。
会议合影
马路主持会议
吉训明作报告
吉训明向WHO驻华代表处一行简要介绍了学校的背景、发展历程以及新校区规划建设等。他指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如何更好地回应老年人对卫生健康服务的需求,积极、主动、前瞻应对,是首善之都建设的重要内涵,也是卫生健康事业进一步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随后,吉训明从国际国内人口老龄化形势、WHO健康老龄化政策与实践、我国老年人健康服务需求及特征、我国对WHO健康老龄化目标的积极回应和主动实践等方面进行了分享。
最后,吉训明聚焦健康中国战略和健康老龄化目标,详细介绍了国家百万减残工程,即以常见重大慢性疾病卒中为切入点,秉持积极、主动、前瞻、经济有效的原则,以卒中减残网络建设为主要手段,在机构-社区-家庭层面进行生活方式和行为干预、缺血预适应锻炼等,达到减少百万新发残疾的目标,改善中老年人群生命质量,节约卫生支出,助力健康老龄化和健康中国建设。
乔建荣作报告
乔建荣充分肯定了中国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成效、在全球传染病防治中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在健康老龄化方面,她进一步阐释了WHO健康老龄化的内涵要求,强调把健康预期寿命提高作为重要目标,充分肯定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对健康老龄化的重要价值,提出整合型的卫生服务体系,尤其是强有力的基层卫生健康服务,对人内在能力、功能发挥、环境支持、防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推进健康老龄化的重要性。她期待中国能够在机构-社区-家庭协同、多学科携手、多方力量整合方面做出更多探索,助力老年人健康长寿,促进卫生健康体系向老年友好、更为经济有效的方向转型。最后,她详细阐述了WHO的整合照护行动(Integrated Care for Older People, ICOPE)计划,并期待中国在亚太地区积极探索创新整合照护模式,积极参与全球健康老龄化进程。
刘均娥作报告
刘均娥介绍了首都健康老龄化创新研究中心的建设与发展情况。中心在准确理解WHO健康老龄化内涵要求基础上,围绕老年人内在能力、外在功能、环境支持等维度,立足我校在常见重大慢性疾病卒中防控等方面的优势及特色,从政产学研用五个维度系统推进工作,立足北京、面向全国、放眼全球,践行中心健康老龄化的使命与目标。刘均娥以立足北京、中国特色的整合照护模式构建为例,详细分享了相关工作进展。她特别强调了中心在长期照护、整合照护、慢病防控以及多学科团队合作等领域取得的阶段性进展,并表达了中心在参与中国乃至全球健康老龄化进程的意愿。
座谈交流
在座谈环节,双方探讨了未来合作的可能性和着力点。下一步,我校将围绕健康老龄化核心目标和重点任务,依托优质丰富的卫生健康资源和教育资源,充分发挥首都健康老龄化创新研究中心平台优势,在WHO驻华代表处支持和指导下,整合国内外、多学科、社会各方资源,助力健康老龄化和健康中国建设。
撰稿:廖思媚、肖树芹
摄影:刘月兴
编辑:范佳丽
排版:王婉婷
审核:景丽伟、刘均娥、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