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帜】燕京医学院王磊:让青春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光彩
一名党员 就是一面旗帜
一个支部 就是一座堡垒
回首63年来
首医共产党人
听党话 跟党走
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初心 践行着使命
凝聚起建校兴校的磅礴力量
微光汇聚间
闪耀着信仰的力量
建党102周年之际
《旗帜》继续讲述
燕京医学院王磊:让青春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光彩
“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要立足本职工作,带头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让思政课熠熠生辉。”在北京高校新上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结业宣誓会上,来自我校燕京医学院公共教学部的王磊老师这样说道。三年多来,她在思政课教师岗位上践行着一名青年教师党员的铮铮誓言。
探索不止,创新医学院校思政教育路径
如何结合医学生特点,最大限度促使医学院校的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形成协同效应?王磊一直在思考。集体备课会上,作为“青椒”的她虚心向老教师请教;校园操场上,她与学生肩并肩畅谈什么样的课是“好课”;办公室里,她伏案埋头,认真查阅资料,备好每一堂课。
集体备课会上进行讨论
通过不断地观察、积累和思考,结合学生所学内容,王磊逐渐摸索出一套通俗易懂又富有吸引力的思政课程体系。她讲授的思政课深受学生们喜受。同时,她又将教学实践进行总结、归纳、提炼,再上升到理论高度,发表多篇教学论文,如《将思政元素融入系统解剖学的教学研究》,并申报教改课题《大思政课视域下将医学案例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勤勉敬业,用实际行动践行伟大抗疫精神
在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的那段日子,王磊主动请缨担任学院防疫教师志愿者。多少次接到学生生病发烧的电话时已是深夜,她二话不说及时赶往学院,送学生到医院检查治疗。冬日里一个寒风凛冽的夜晚,一名同学突发急性阑尾炎,病情十分危急。得知情况后,王磊立即带着该生奔赴医院,挂号、陪同就诊、联系学生父母……她像家人一样呵护着学生,直等到学生家长到达医院后,才拖着疲惫的身子返回学校。
面对部分学生在疫情中产生的焦虑情绪,王磊经常为他们进行心理疏导,鼓励他们增强信心、战胜困难。她用鲜活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讲述着一个个平凡又伟大的抗疫故事,特别是白衣战士、学校师生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先进事迹极大鼓舞了学生们。
润物无声,夯实思政育人“主阵地”
班级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王磊在担任护理专业兼职班主任时,沉入班级做了大量的思政工作,特别是在“书香班级”和“心语班级”下功夫。
召开班会
王磊鼓励学生们在课余时间一起互相监督学习。课下,她像“知心姐姐”一样经常和学生们一起讨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还细心地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当得知班里有名同学正在准备考研,王磊精心挑选出几本参考书送给这名同学,并分享了自己的考研经历和经验教训。
最终,等来了这名学生成功“上岸”的好消息。
为了进一步营造积极向上、温暖融洽的班级氛围,王磊时常和学生们促膝谈心,还一起在操场散步、打羽毛球,为学生参加辩论赛、“我的班级我的家”等活动出谋划策。“希望同学们不负青春、不负韶华,练就过硬的医学本领,服务百姓健康。”王磊说。对学生贴心细心、亦师亦友的王磊,荣获2021年度院级优秀班主任称号。
心怀家国,谱写最美“拥军曲”
王磊的爱人是一名军人,经常和家人聚少离多。作为一名军嫂,王磊守“小家”更顾“大家”,用自己单薄的身躯扛起家庭的责任,用爱与责任全力支持着丈夫的军旅事业。为了让丈夫更安心地保家卫国,王磊一直报喜不报忧。一句“家里有我呢,你放心!”撑起后方一片艳阳天。
撑起后方一片艳阳天
王磊深知,自己不仅是军嫂,更是一名人民教师。她把集体荣誉放在首位,入职三年来,经常以校为家,默默无闻地做好自己的工作。2023年春,学系安排她担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组组长。王磊上任后,正赶上迎接近五年的教学档案检查。教学档案数据多、内容广、项目杂……她埋头对照检查内容,一一进行梳理。多少个夜晚,她在办公室里挑灯夜战、在档案柜前细心整理。她耐心细致工作,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在学校年度考核中多次获评优秀。王磊用实际行动诠释出新时代军嫂的坚韧品质和青年教师的奉献底色。
编辑:姜俊吉
审核:汤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