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 出征“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国赛
10月24日,我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回信精神暨“挑战杯”创业计划赛国赛出征动员座谈会召开。校党委书记呼文亮,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张晨,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陈瑞,特聘校长助理廖新生,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主任梅林出席会议。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各学院、临床学院指导教师、学生代表参会。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张莉鑫主持。
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回信精神
以回信精神照亮前行之路
张莉鑫主持并领学
会议伊始,张莉鑫带领全体与会人员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的回信。她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回信中对参赛学生予以亲切勉励并提出殷切希望,彰显出党中央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高度重视,对青年一代的深切关怀,对高校创新教育的殷切期望,意蕴深厚、内涵丰富、催人奋进,为首医青年学子指引了前行方向,也为学校创新教育、医学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遵循。全校师生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回信精神,大力弘扬科学精神,积极投身科技创新,为科技进步贡献青春力量。
周玲微汇报
校团委书记周玲微汇报了学校创新创业大赛参赛情况。今年我校师生创新创业热情高涨,已累积获百余项市级奖项,取得历史突破性:荣获“京彩大创”北京大学生创业竞赛15项奖项,并荣获“最佳组织奖”,获选赛事大健康赛道承办单位;荣获“挑战杯”首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39项市级奖项,捧得最高集体荣誉——首都“挑战杯”;荣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市赛52项奖项,并荣获“优秀组织校”,4项入围国赛决赛并获国2银2铜,首次位居市属高校第一。
以创新姿态激扬医学青春
在交流分享环节,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和“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获奖学生代表分享了学习回信精神感悟和参赛收获。
参赛学生代表朱骏毅、王世攀、刘婧伊、詹浩苏发言(从左到右)
市赛一等奖项目《“药检智控”——首创丝网印刷技术智检农残助力中草药行业绿色发展》学生负责人,2021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朱骏毅表示,在基础医学院聂伟和中医药学院孔维军两位老师指导下,团队聚焦中草药农残检测问题,经历上百次实验与数据分析,研发出新型改性丝网印刷电极,以快速准确测定农残水平。作为本科生,不仅掌握了科研方法,也让大家以跨学科、跨学院的合作模式,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
“创新往往伴随着无数的试错与筛选,但每一次实验失败后的重振旗鼓,都是对生命科学奥秘的不懈求索。”市赛一等奖项目《辅酶护脉 国药创新》学生负责人,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博士研究生王世攀回忆在导师张宏家悉心指导下,团队聚焦急性主动脉夹层疾病,通过成千上万次的筛选、分析、尝试,研发出了创新治疗药物,让疾病治疗有了更加有效的解决方案。
国赛银奖项目《神帜医疗——多模神经电生理术中监测系统》负责人、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博士后刘婧伊讲述了创办神帜医疗的心路历程。在学校本硕博一路求学的她结合医学与工程领域,开发了拥有先进技术的术中神经监测系统,积极探索医学与科技的融合创新,践行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挑战杯”国赛决赛参赛项目《智微识光——智能微腔外泌体光谱检测领航消化道肿瘤筛查》负责人、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博士詹浩苏讲述了参与创新实践的成长经历。在青年博导闵力教授的指导下,团队聚焦癌症早筛难题,应用医工交叉前沿技术,创新医疗检测设备,为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在即将到来的国赛决赛中,团队将继续与全国各校青年同台竞技交流,为科技创新注入首医青春动能。
以育人初心厚植创新沃土
在学校三全育人理念的引领下,各学院、临床医学院的领导、教师、医务工作者悉心指导、全程参与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王玉记发言
药学院院长王玉记表示,学校搭建了丰富的科研平台,提供了有力的资源支持和激励机制,学院层面创新创业氛围也更加浓厚。他全程指导本科生团队,以问题为导向,聚焦产学研用,在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支持下,通过与多家临床医院、卫生部门和医药集团深入合作,优化无针注射技术研发,并实现落地应用,推进乳腺疾病新疗法。在探索优化的过程中,学生发挥主动性,弘扬科学精神,成长进步明显,共荣获市赛3项银奖。
马永杰发言
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马永杰医生表示,依托医院临床优势,在神外血管病师生团队接续奋斗下,在张鸿祺主任指导下,团队瞄准脑卒中为主要攻关方向,集合数万例的临床数据,整合大模型资源,攻坚多年,最终开发了微导管塑形的机器人,构建了出血性脑卒中智能诊疗支持系统,实现快速化、精准化诊疗,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在首医学习工作16载,他也将继续带着理想和热情,助力学生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不断精进。
金子兵发言
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金子兵谈到,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催人奋进、激励人心,不仅是对参赛学生的鼓励,也是对全体教育工作者和青年学生的鼓励。团队学生本硕博传帮带,通过研发病理性近视人工智能眼底量化技术,以造福中西部偏远地区的人民群众。作为分管教学的副院长,将和全体同仁教师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培养学生弘扬科学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科研创新与临床需求相结合的专业技能。
梅林发言
梅林在发言中表示,在学校的统筹谋划与积极推动下,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大力度引进学术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探索建立新型医学研究组织模式和创新转化实践,强调突破固有思维,保持探索精神,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希望通过创新创业竞赛,让更多医学青年人才脱颖而出,为医学创新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廖新生发言
廖新生强调,我校阶平班创新医学教育,按照一贯制的高端复合型医学人才模式,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资源,旨在培养一流的创新型医学人才。因此,从本科初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思辨能力,包容不同观点和想法,引导同学们发掘兴趣所在,找到终身学习的动力。要以创新创业竞赛为载体,以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为平台,更好弘扬科学精神,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师生团队,为我国医学加速发展提供人才储备。
呼文亮讲话
呼文亮在讲话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为学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全体师生的创新实践注入了新的动力。呼文亮对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绩表示肯定,并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要进一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一列重要讲话和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人类进步的源泉,青年是创新的重要生力军。”“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首医师生要以学习回信精神为契机,系统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卫生、人才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守医学初心和使命,勇于探索未知,敢于突破常规,积极投身科技创新,勇闯创新创业新路,为解决医学领域未知问题贡献力量。二是要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相关部门和各学院、临床医学院要加强系统谋划,聚焦教育、科技、人才相互支撑、协同发展,以问题为牵引,以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为己任,进一步丰富创新创业内涵,持续推进医教研产协同融合发展,协同推进创新创业培养体系建设。三是要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要充分调动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各级各类重点实验室以及附属医院丰富资源,营造浓厚氛围。要突出创新创业主线,多部门协同,完善支撑支持体系,做好服务保障工作。要持续促进基础临床合作,推动学科交叉深度融合,将“科研”反哺“教学”,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要不断激发师生参与主动性、积极性和获得感。他还勉励参赛师生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在“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国赛决赛中迎接挑战、超越自我、锐意创新、再创佳绩。
参会人员合影
青春因奋斗而闪耀,创新因拼搏而绽放。学校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凝聚师生思想共识、完善创新创业工作体系,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以创新创业大赛为载体,为青年学生搭建更加广阔的创新实践交流平台,为实现健康中国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首医智慧与力量!
撰稿:王晨、代棠瑜、刘琳
摄影:刘月兴、李泓缈、何嘉伟
排版:陈晨
审核:周玲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