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行龘龘 前程朤朤!首都医科大学诚邀海外优青
一、项目简介
为进一步完善科学基金人才资助体系,充分发挥科学基金引进和培养人才的功能,吸引海外优秀青年人才回国(来华)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2024年继续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二、申报人条件
(一)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的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 出生日期在1984年1月1日(含)以后;
3. 具有博士学位;
4. 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5. 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4年4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6. 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 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3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并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二)限项要求
执行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相关要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只能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
三、资助模式
1. 资助强度:100万-300万元。
2. 资助期限:3年。
四、申报说明
1. 有意向依托我校申请者,按照项目指南要求,与学校签订工作合同或意向性协议,请将个人简历发至二级单位联系人(邮件主题格式为“姓名+专业+申报海外优青”),简历应包括姓名、出生年月、联系方式、学科方向、教育和工作经历、主要学术成就(论文、项目、专利和奖励情况等)和教学工作介绍等信息。
2. 符合条件的申请人,请于2024年2月1日后登录信息系统,按照项目指南要求(申报系统账户请与二级单位负责人联系开通),在线填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申请书》。申请人对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3. 申请人应当按照申请书填报说明和撰写提纲的要求用简体中文或英文在线填写申请书,并上传附件等材料。
4.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实行无纸化申请方式,请申请人在2024年3月10日前在线提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公正性承诺书等材料至学校。学校将在个人提交申报材料后组织专家进行申报辅导,并在项目规定的申请截止日期2024年4月15日前将最终申报材料提交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申报具体要求详见《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
五、支持政策
(一)学校本部
入选者将参加学校和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的联合评议,通过评议者将双聘于首都医科大学和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支持条件包括: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薪酬(具体金额一事一议)、住房补贴、科研启动经费和运行经费、充足的实验室空间以及保障研究生招生等,并享受北京市在落户、医疗、出入境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二)临床医学院
参照校本部标准,具体待遇与各临床医学院面议。
六、联系方式
1. 学校人事处
联系人:武老师
联系电话:+86-010-83911971
电子邮箱:wuk@ccmu.edu.cn
2. 学院/临床医学院
序号 | 学院/临床医学院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电子邮箱 |
1 | 基础医学院 | 孙老师 | 010-83911485 | jchr@ccmu.edu.cn |
2 | 药学院 | 赵老师 | 010-83911532 | yxhr@ccmu.edu.cn |
3 | 公共卫生学院 | 李老师 | 010-83911601 | gwhr@ccmu.edu.cn |
4 | 中医药学院 | 夏蓉 | 010-83911627 | xiarong@ccmu.edu.cn |
5 |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 叶老师 | 010-83911560 | sghr@ccmu.edu.cn |
6 | 护理学院 | 张老师 | 010-83911641 | syhlxy@ccmu.edu.cn |
7 | 脑重大疾病研究中心 | 张老师 | 010-83605315 | 15210508977@163.com |
8 | 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 | 谭老师 | 010-83950570 | tanlubin@cimrbj.ac.cn |
9 | 宣武医院 | 曲老师 | 010-83923052 | quying@xwhosp.org |
10 | 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王老师 | 010-63138309 | yyyywb@126.com |
11 | 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 赵老师 | 010-85231217 | keyan@bjcyh.com |
12 | 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 张老师 | 010-58265710 | trrsc@126.com |
13 | 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 孙老师 | 010-59975653 | sunmin20090910@163.com |
14 | 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 段老师 | 010-64456207 | anzhen3366@126.com |
15 | 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 | 韩老师 | 010-58516607 | 53873299@qq.com |
16 | 附属复兴医院 | 霍老师 | 010-88062032 | huolr002@163.com |
17 | 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 孟老师 | 010-83997630 | yakych@163.com |
18 | 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 马老师 | 010-89509293 | bjjys411@126.com |
19 | 三博脑科医院 | 赵老师 | 010-62856913 | sbnkkjb@163.com |
20 | 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 李老师 | 010-84322981 | 18790538367@163.com |
21 | 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 张老师 | 010-59616616 | zhangfangshz@163.com |
22 | 附属北京口腔医院 | 周老师 | 010-57099518 | kq_kyc@163.com |
23 | 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 姚老师 | 010-58303042 | anding_rencai@126.com |
24 | 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 张老师 | 010-85985110 | fcyykyb@163.com |
25 | 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 林老师 | 010-87906520 | bjzykyc@bjzhongyi.com |
26 | 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 高老师 | 010-63926339 | nanagao963@163.com |
27 | 附属北京康复医院 | 丁老师 | 010-56981363 | bjkfzxkjk@163.com |
28 | 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 赵老师 | 010-69543901-3413 | lhyykjk@126.com |
诚邀海外青年英才依托我校申报国家海外优青项目!
首都医科大学简介
首都医科大学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是北京市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教育部共建院校。已故著名泌尿外科专家、两院院士、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为首任校长。现任党委书记为呼文亮研究员,校长为我国著名分子神经生物学家饶毅教授。
学校校本部设有11个学院、1个研究中心,包括基础医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护理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中医药学院、医学人文学院、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学院、燕京医学院,脑重大疾病研究中心。学校现有22所临床医学院(其中20所为附属医院),包括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第四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第五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第六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第七临床医学院)、附属复兴医院(第八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第九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第十临床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第十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第十二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科医学院)、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医学院)、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精神卫生学院)、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产医学院)、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医药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肿瘤医学院)、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北京康复医学院)、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潞河临床医学院)、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康复医学院)、中日友好医院(中日友好临床医学院),以及预防医学教学基地(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校还设有39个临床专科学院、专科学系和40个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
宣武医院
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
附属复兴医院
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三博脑科医院
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附属北京口腔医院
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附属北京康复医院
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中日友好临床医学院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近5年来,学校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以及北京市自然基金等科研项目3568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2060项),累计科研经费31.61亿元。
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秉承“扶伤济世、敬德修业”的校训,遵循医学教育规律,牢记社会责任,把为健康中国健康北京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做贡献为己任,努力办人民满意的医科大学,培养人民满意的健康守护人,做出能更好地服务人民对健康美好需求的科研成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首都医科大学诚邀全球英才依托申报海外优青项目!全体首医人将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求真务实、凝心聚力、积极进取、追求卓越,全面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研究型医科大学。
编辑:王晨
审核:雷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