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专题报道:“健康义诊下基层 服务群众‘零距离’”——我校博士生义诊团赴内蒙林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中国青年网对活动予以报道
>>点击查看中国青年网报道<<
7月12日的清晨,天刚蒙蒙亮,17度的温度让人微微发冷,天空还飘洒着小雨,位于内蒙古林西县的中蒙医院二楼大厅里,已排满了等候就诊的人群。
当地百姓在等候就诊
“村里通知我们北京来了很多大医院的大夫免费给我们看病,我这心绞痛好几年了,可得好好看看。”人群里,人们带着期盼的语气互相交流着。
不一会儿,一辆载着40余名年轻人的大巴驶入中蒙医院,“北京大夫来了,北京大夫来了!”人群中传出兴奋的声音。
车里坐着的,正是我校博士生义诊实践团的成员。
为积极响应上级团组织“青年服务国家”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号召,引领广大青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实践和服务中努力成长,今年暑期,在校党委的领导下,校团委、研究生院、学生处积极响应“京蒙协作”专项活动,组建“筑梦健康中国 助力乡村振兴”首都医科大学博士生义诊团。
21名本科生,20名研究生,来自校本部及12家附属医院,涵盖普外科、骨科、耳鼻喉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等十余个科室,赶赴丰台区对口支援地区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开展送药义诊活动。在林西县医院、中医蒙医医院、统部镇中心卫生院累计诊疗患者1024人次,送药800余盒。
林西县中医蒙医医院义诊团志愿者进行分诊
在统部镇中心卫生院为患者进行查体
在林西县医院为患者送药
此次活动是“属地+高校+对口支援地”合作新模式。学校第一次选择丰台区对口支援地区作为暑期实践目的地,由丰台区教育委员会作为沟通纽带,北京丰宜福台合作发展基金会作为支持平台,从医疗卫生领域开展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聚焦民生健康,坚持赴边疆助基层
“小朋友,你是哪里不舒服?告诉哥哥。”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22级小儿外科专业博士研究生张志一用爱心对待每一位就诊的小朋友,让来就诊的家长和孩子赞不绝口。
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22级小儿外科专业博士研究生张志一为患儿检查
虽然这是张志一第一次来林西,但多年前,他的导师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倪鑫教授就曾参与援助林西县医院的建设。跟着老师的脚步来到林西,他想做的,就是把老师的爱心和专业继续传承下去。“早上还没下车,诊室外面就排上了长队,我觉得很感动,感受到了患者的认可和信任还有被需要的感觉。最让我难忘的就是有个小朋友特别有礼貌,看完病之后,说谢谢叔叔,还要给我棒棒糖吃,感觉到被小可爱治愈了!”
在义诊的过程中,博士生们发现,作为刚刚脱贫5年的林西,当地人的健康意识亟需提升。
来自附属复兴医院2021级全科医学的专业硕士李森在义诊的第一天就遇到了一位病程10余年的高血压患者,老人已经73岁。相对于在北京医院就诊患者对健康的关注和严谨,老人的一句话让李森倍感震惊。
附属复兴医院2021级全科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李森与患者交流
“我吃过了很多药,血压依然控制不住,现在只能靠自己的感觉来控制血压。”老人轻描淡写地说到。在李森的坚持下,老人答应测了双侧的肢体血压。左侧182/114mmHg,右侧183/109mmHg,结果让李森倍感担心,也充分印证了,老人确实是单凭感觉服药。李森当即就对老人开展了认真的健康教育。
“曾经以为一些检查和观念是理所当然,可基层地区真的不是这样,作为一名全科医生,作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我们任重道远。”李森感叹道。
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021级骨外科学博士研究生韩渤为患者检查腿部
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021级骨外科学博士研究生韩渤说,“心血管病及腰痛背痛的高发,这可能都与当地的饮食习惯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义诊的过程中,韩渤除了给患者开药诊疗,更是用心地教给他们一些健康的生活习惯,以及简单易操作的康复动作。
博士义诊团的认真热忱也感染了当地的百姓,有的看完之后奔走相告自己的亲朋好友,有周边村镇的居民听说后驱车赶路数十公里来到医院问诊,还有的排着长队到中午12点也不愿离去,而义诊团的成员也不辜负老百姓的每一份期待,每次的义诊都要坚持看完来排队的最后一位病患。
李大爷在看完病之后一直赞不绝口,“好,北京来的大夫真好,不仅说话语气温和,问问题也是有问必答,还很耐心地教了我高血压的注意事项,真希望以后每年都能多来几次。”
当地患者接受实践团志愿者采访
作为实践团中唯一一名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高晓艺说,“疾病谱的变化,让我更真切地感悟到‘健康中国’一步一步扎实推进。义诊带去的不止是送医赠药,更是交流学习,下一步我们要致力于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的能力,让健康理念深入基层、深入人心。”
医学人文学院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高晓艺作“健康中国”专题分享
助力“三入三送”,服务“三人群”
随着实践经验的逐年积累,以村镇、基层卫生院和小学为阵地,以医疗服务、卫生药品发放和健康教育为核心环节,以优先服务老人、儿童和特困人群为重点的“三入、三送、三服务”模式,已成为学校“三下乡”实践团队助力民生健康的鲜明特色。
附属北京同仁医院2021级眼科学专业型博士研究生何海龙使用裂隙灯为患者诊疗
附属北京同仁医院2021级眼科学专业型博士研究生何海龙发现,前来就诊的老年患者,主要疾病谱为干眼症、白内障。
何海龙根据自己所学,对当地老年人常见眼病的诊疗给出了一些建议,并在与当地青年医务者的交流会上,将目前的前沿科学结合当地的诊疗困境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未来我也会尽自己所能为当地医院提供相关的信息和医疗资源。”何海龙说到,全民健康,离了哪个地区都不行,他将身体力行为我国实现全民健康作出自己的贡献。
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22级耳鼻喉专业博士研究生李诗兰为患者检查
在义诊的过程中,耳鼻喉科桌前总是排着长长的队。“没想到,没想到!”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22级耳鼻喉专业博士研究生李诗兰在结束了三天的义诊后,接连说了两个没想到。“一是没想到这三天一共会接诊108名患者。当地民众对于我们的信任和求医的热情让我深受感动。二是没想到这里的儿童慢性病这么多。接诊患者中近一半是因长期鼻堵、反复耳流脓以及听力下降来就诊的。”
李诗兰无奈地说到,基层健康宣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很多患者就是因为长期忍受而导致病情恶化。如何让患者更方便就医、更愿意就医、知道何时必须就医,是我们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
打出长效组合拳,让健康支持可持续。在本次暑期社会实践团成立伊始,校团委就建立健康宣教组,精选了附属医院的研究生及学生骨干参与其中,针对儿科常见病,心血管多发病,急救等多个专业方向进行健康普及;同时调研当地百姓的健康需求,并计划提供“一对一”长效服务,促进他们在当地“稳下来、看好病”。活动后实践团会将成果延续为校园常态化志愿服务,打造成为我校公益志愿品牌。
林西县卫健委副主任温春来表示:“首都医科大学义诊队伍在诊疗的同时,和当地医生深入交流,交换诊疗经验,在当地建立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林西县卫健委副主任温春来在座谈会上总结发言
强责任,明使命,在“无字书”中汲取成长力量
此次活动,当地组织了义诊团成员探访林西博物馆,大家依次参观了“万年古韵·博远林西”“北疆沃土·移民林西”和“塞北烽火·红色林西”三大陈列单元,详细了解了林西县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大井古铜矿文化、辽金元时期文化、红色文化、民间文化艺术等。
义诊实践团在林西博物馆参观
“每一段历史,每一件文物,一个个动人心弦的故事,一张张直击心灵的图片,我深深感受到在血与火的年代,烈士们艰苦奋斗的历程,感受到革命先辈对党无比忠诚、对革命事业敢于牺牲的精神。”附属北京同仁医院2020级五年制眼视光医学专业牛羽凝同学说道。
参观学习林西县红色历史
实践过程中,实践团成员均佩戴党徽或团徽,亮明身份,作出承诺,明确党员、团员的责任和使命,在实践中锻炼青年的主人翁意识。
聚焦民生健康,深入推进实践,已经成为学校暑期社会实践队伍组团立项的标准。校党委副书记张健表示,社会实践对于医学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将引领青年学子,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发扬“自找苦吃”精神,聚焦社会需求和百姓期待,继续提供精准而有温度的健康服务。
学校将以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继续加强顶层设计,整合优势资源,深化实践育人内涵,号召并引领更多医学青年以学促干,将学习成果转化为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健康服务的实践,用青春的激情奏响“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时代强音,用青春的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
撰稿:卢晨、刘俞祺
审核:周玲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