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松灵院士解码稳态医学——维护健康与防治疾病的新策略
11月2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原副校长、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院长、首都医科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院长王松灵教授,为我校师生带来《生物学概念与途径》课程学术讲座第十讲《稳态医学——维护健康与防治疾病的新策略》。
王松灵作讲座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张晨主持讲座。选修《生物学概念与途径》的学生、阶平班同学、本硕博学生代表、青年博导以及教师代表等千余人聆听讲座。
讲座现场
王松灵是我国口腔医学与再生医学领域的杰出领军人物,在口腔再生医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他首次发现人的细胞膜硝酸盐转运通道,该通道与硝酸盐对维持机体稳态有重要作用,并提出“稳态医学”的概念,推动这一新兴领域的诞生和发展。
在讲座中,王松灵围绕稳态理论发展史、稳态调节机制、硝酸盐的生理功能及疾病防治作用、稳态医学概念的提出和展望等几个方面,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稳态医学的核心理念和最新研究成果。他指出,稳态医学是一种全新的医学理念,它关注于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与平衡,这种平衡在健康维持和疾病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硝酸盐是从口腔走向全身的健康使者。”王松灵特别强调了硝酸盐在维护机体稳态中的关键作用。他介绍到,“过去人们对硝酸盐存在误解和恐慌是因为把硝酸盐与致癌剂亚硝胺混为一谈,实际上,饮食中所含的硝酸盐不会形成亚硝胺并引发癌症,因为其化学结构非常稳定,不能直接转换成亚硝胺”。硝酸盐通过多种途径参与机体的稳态调节,不仅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还在临床疾病防治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硝酸盐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胃肠保护、心血管健康、代谢性疾病的治疗,以及放射损伤防护等多个领域,在促进全身健康和疾病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王松灵对稳态医学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指出了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和关键科学问题。他鼓励在场的师生们要敢于创新、勇于探索,为推动稳态医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张晨主持讲座
互动交流
“如何平衡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之间的关系”“肠道内是否有细菌参与硝酸盐的生成,进而保护人体”“人体内的硝酸盐含量是否与长寿相关”“口腔医学科普如何开展”……随后的互动交流环节中,在场师生积极提问,王松灵耐心解答了每一个问题,并分享了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师生聆听讲座
此次讲座不仅让在场的师生们领略到了医学科学的前沿探索,更激发了大家对稳态医学这一新兴领域的浓厚兴趣和深入思考。相信在王松灵院士等科学家的引领下,同学们能够在学术研究中追求卓越,在临床实践中勇于创新,将所学所得转化为服务人民健康、促进社会进步的实际行动,稳态医学也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撰稿:范佳丽
摄影:吉玲存、李昊锡、牛帅
排版: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