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贤献策 把脉发展 首都医科大学“十五五”规划编制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会暨第一次专家座谈会召开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提高学校规划编制的科学化水平,6月10日,我校召开“十五五”规划编制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会暨第一次专家座谈会。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北医科大学教授丛斌,中国工程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教授江涛,中国工程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教授王振常,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原副主任林梦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医学科学部原常务副主任孙瑞娟,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王建辉,市人才局副局长刘光毅,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党委书记万有,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院长张澍田,校友代表、百洋医药总经理宋青,市教委发展规划处副处长段磊等专业人士、部委领导和校友代表齐聚一堂,为学校“十五五”发展把脉定向。校党委书记呼文亮,校党委副书记、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吉训明,校党委副书记张莉鑫、纪委书记黄京红,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吴兵,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陈瑞,特聘校长助理廖新生与会。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王红主持。
会议现场
王红主持会议
王红表示,首都医科大学召开“十五五”规划编制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专家座谈会,旨在搭建起各领域专家、各方面人才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的平台,汇聚各方智慧,科学擘画首医未来发展蓝图。
呼文亮宣读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名单
呼文亮宣布首都医科大学“十五五”规划编制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并宣读委员名单。专家咨询委员会由高等教育、卫生健康、科技人才等领域的政策制定者、资深专家、产业人才、校友代表等22人组成。
吉训明为与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颁发聘书
吉训明介绍学校建设发展情况
吉训明为与会专家分别颁发聘书。他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科研创新与转化等方面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建设发展情况,以及“十五五”期间的主要工作设想。
与会专家提出意见建议
在座谈环节,与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聚焦学校“十五五”重点任务,围绕“双一流”建设、医学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社会服务等方面各抒己见、建言献策。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首医作为北京市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教育部共建院校,在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科学研究、学科布局等方面优势明显、基础雄厚、贡献突出,有望通过“十五五”期间的努力,为建设国际一流研究型医科大学打下坚实基础。专家特别指出,未来首医应立足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深化医教研产协同,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在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吉训明对与会专家的支持与建议表示衷心感谢。他强调,规划编制专家咨询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学校“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再向前迈出重要一步。学校将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双一流”学科建设、领军人才培养、医教研协同创新等核心任务,着力破解发展瓶颈。他要求提高政治站位,认真学习消化领会座谈会精神,把专家提出的意见、要求融入到“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中去压茬推进。他表示,学校将定期召开专家咨询会,欢迎各位专家多提宝贵意见,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呼文亮讲话指出,“十五五”时期是在全国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关键时期,是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成教育强国首善之区的关键时期,也是学校建设国际一流研究型医科大学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全校上下必须锚定“世界一流”奋斗目标,以更高的站位、更实的举措,全力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他感谢各位专家的真知灼见,表示学校将逐条研究专家们的建议,并转化为具体行动、落到实处。
校领导部署“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
座谈会后,校领导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要求校领导、各学院、各项目组要加强与专家的沟通联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坚持追求卓越、把握发展机遇、做好调查研究、开拓思路眼界,扎实推进相关工作,精心编制好学校“十五五”规划,为学校未来5年甚至更长时段的发展做好谋划、打好基础。近期学校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将逐一听取各学院、各项目组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学校各学院、职能部处负责人参加。
撰稿:张芃扬
摄影:刘月兴
排版:王婉婷
审核:苏溪、穆瑞琰、邵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