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和北京市表彰,她们上榜!
为表彰先进、树立榜样,激励广大妇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全国妇联近日对在各领域表现突出的优秀妇女代表进行了表彰,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姜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护理部主任骆金铠被授予2024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北京妇幼保健院被授予2024年度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
同时,北京市妇女联合会、北京市总工会、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下发表彰决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护理部副主任王秀军等18名首医人被授予2024年度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监护室等11个首医系统单位被授予2024年度北京市三八红旗集体。
2024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和全国三八红旗集体我校获表彰名单
全国三八红旗手(2人)
姜利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骆金铠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护理部主任
姜利,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作为国家卫健委医疗救治组专家,她于2020年1月下旬赴武汉参加重症新冠感染患者救治工作。其所在的金银潭医院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数量大,救治力量严重不足。在普通病房改造的ICU中,在人力严重不足、病区结构不合理、药品材料和防护用品短缺等极其艰苦的工作条件下,她积极探索疾病演变规律,建立适宜的工作流程。不畏风险,不怕困难,以身作则,战斗在一线。坚持进舱查房,完成高风险操作,实施多种脏器支持技术。在没有完整医疗队的情况下,带领不同批次医护人员,从混乱到有序,使得重症患者病亡率明显下降。作为最早一批援鄂专家,在武汉连续工作93天,完成最后攻坚战。北京新发地疫情期间,她再次作为国家专家组成员,赴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参加重症患者救治工作1月余。与地坛医院团队一起,圆满完成了新冠感染重症患者救治任务。随后,她又多次作为国家卫健委医疗救治组专家,先后赴山东青岛、新疆乌鲁木齐市、河北石家庄等地,
进入“红区”参与新冠感染的一线救治工作。在历次工作中均获得当地医院和政府的高度认可,累计抗疫250余天。被授予全国抗击新冠疫情先进个人、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骆金铠,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护理部主任。从重症医学专科护士到护理部主任,她扎根临床一线,用专业和爱诠释护理内涵,带领护理团队多次获得全国巾帼文明岗、北京市三八红旗集体、北京市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医院、示范病区及示范项目。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症护理专家,她的身影无数次出现在北京奥运会、抗击埃博拉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重大保障任务的前沿阵地上。获美国护理科学院院士、全国抗击新冠疫情先进个人、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首都杰出护理工作者、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高层次公共卫生技术人才、北京市医管中心“青苗人才”等荣誉。
全国三八红旗集体(1个)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北京妇幼保健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北京妇幼保健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以诊治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症为重点,立足首善、引领全国、辐射国际的研究型、创新型三级甲等妇产专科医院及省级妇幼保健院。作为北京市妇幼保健的龙头单位,医院交出了全面保障首都人民妇幼健康的优异答卷,2024年北京市常住居民孕产妇死亡率0.69/10万, 婴儿死亡率1.35‰,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孕产妇死亡率达历史最低水平。妇产医院妇幼保健院的故事是妇幼健康事业中关于生命、健康与希望的故事,是全国妇幼健康事业蓬勃发展的缩影。从政策的制定到实施,从服务的创新到普及,每一步都凝聚着党和国家对妇幼健康的深切关怀,使妇女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得到保障,体现出全生命周期健康覆盖“一个都不能少”的坚定承诺。
2024年度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和三八红旗集体我校获表彰名单
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18人)
王秀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护理部副主任
王学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变态反应中心主任
王雅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检验科主任、检验中心党支部书记
方伯言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门诊部副主任兼神经康复中心副主任
卢 洁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党委专职副书记、放射与核医学科主任、教授
仲丽芸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学中心护士长
齐文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感染内科主任
李 爽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院办主任
李 敏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儿科主任
杨 凯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杨晓葵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生殖医学科主任
沙 莎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临床心理中心主任
张莉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护理部主任
陈立颖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医务部部长兼医务处及教育处处长
贾燕瑞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护理部副主任
郭彩霞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心血管中心主任、教育处处长
韩历丽 北京妇幼保健院保健联合二党支部书记、保健部主任
蔺 琪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眼科主任医师
王秀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护理部副主任。从事护理事业36年,奋战在重症结核病护理领域,凭借着对护理事业的热爱与执着、过硬的专业和管理能⼒,由⼀名普通的护⼠成长为科护士长、护理部主任。在传染病防治⼀线带领护理团队以不渝的⾚诚之⼼,挽救了⽆数危重患者的⽣命。
王学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变态反应中心主任。作为深入基层的医学工作者典范,20年来始终投身过敏性疾病精准防控工作。怀揣医者初心,深入内蒙古、新疆、河北、辽宁等北方边远地区,将个人事业与国家健康战略紧密结合,用实际行动践行医者使命。牵头创建过敏性疾病“五位一体”精准防控体系,实现“治疗为主”向“预防为主”的转变,成为中国北方过敏性疾病防控的标杆项目。
王雅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检验科主任、检验中心党支部书记。作为负责人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国际合作项目等30余项课题。第一/通讯作者文章163篇,其中SCI 42篇,第一发明人授权专利24项。牵头完成传染病临床检验新技术开发及临床实验室产品评估20余项,为推进IVD领域国产化和临床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方伯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门诊部副主任兼神经康复中心副主任。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治、神经康复尤其是帕金森病康复领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作为北京市石景山区神经内科重点学科的学科带头人,积极推动学科建设,优化临床诊疗。深入开展医工交叉融合研究,通过多学科融合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个性化诊疗需求,为患者提供全面、专业的诊疗服务。
卢洁,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党委专职副书记、放射与核医学科主任、教授。她是人才管理探索者,创新管理路径,推出职称业绩积分考核方案,提升人才积极性。她是教学改革先锋者,倡导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获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北京高校教学创新团队、课程思政名师等。她是科研创新开拓者,率先制定脑成像检查规范,创新多模态影像分析方法,牵头成立中国首个脑疾病PET/MRI联盟,推广应至全国100余家医院。近3年发表SCI 119篇,获批54项课题。
仲丽芸,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学中心护士长。作为神经外科护理领域的卓越人才,她始终以患者为中心,紧跟护理学科发展前沿,充分发挥专科护士的优势资源,率先创建了MDC脑肿瘤专科护理门诊,开启了国内MDC照护模式的新篇章。她还联合国内12个省市的护理专家,主持成立首个脑胶质瘤专科护理联盟,构建了专病科普教育网络,为脑胶质瘤患者制定了更清晰、更精准的护理方案,探索了全时、全程、全域的护理管理模式,推动了神经外科护理工作的创新发展。
齐文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感染内科主任。长期致力于脓毒症、免疫功能低下及耐药菌感染、发热待查的中西医结合临床与基础研究,深耕领域30余年。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专科及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她在学科建设与公共卫生领域成绩斐然。
李爽,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院办(双中心办)主任。从事行政管理多年,在大型活动的组织实施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院领导带领下,先后牵头组织实施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和医耗联动综合改革,推进法治医院建设试点工作,确保改革和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并取得成效。她同时担任双中心办主任,在牵头落实国家骨科医学中心和三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承担改革创新项目2项,作为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在核心期刊发表管理论文10余篇。
李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儿科主任。在继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及丰富临证经验基础上,她秉承中西医并重发展理念,与首都儿科研究所中医科建立紧密医疗体,通过会诊、授课、进修等形式,推动西医院中医药诊疗及中医院急危重症诊治水平,将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儿科建设成为能够接诊急危重症及疑难杂症的门诊病房一体、具有优势特色的临床科室,开创中西医并重、联合建科模式。
杨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作为口腔正畸知名专家,她具备高超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是本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在国内有一定学术影响力,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在医院整体搬迁中,她带领各职能部门和临床科室,牢固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优化工作流程,多次开展压力测试,保障了新院临床工作的顺利开展。
杨晓葵,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生殖医学科主任。她长期在临床一线工作,擅长疑难不孕症诊治,为患者提供生育指导和不孕症规范化诊疗,解决了患者生育难题,深受患者信赖与好评。为提高我国出生缺陷防治与生育力保护水平,她以重点研发的出生人口队列为基础,与医院多部门合作,制定了孕前-孕早期致畸风险监控方案及其实施路径,使防控关口前移,为出生缺陷防治提供高度可行的解决方案。
沙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临床心理中心主任。她专注于儿童青少年药物与心理治疗领域,在国内率先打造针对儿童青少年患者的精神-心理联合治疗模式,并创新性地将家庭纳入康复联盟。在医院领导带领下,作为副组长负责国家卫生健康委12356心理援助热线的工作落实,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心理服务。
张莉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护理部主任。她常年奋战在传染病防治第一线,31年初心不改。在艾滋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等传染病防治战线上,冲锋在前。关注母婴健康,创建“张莉莉母婴阻断护理工作室”,成为北京市首批授牌的护理工作室,为乙肝孕产妇提供全程、规范化、精细化、个性化护理,提高母婴阻断成功率、降低再感染率,为宝宝提供全程健康管理。
陈立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医务部部长兼医务处及教育处处长。为疏解非首都功能重点项目—北京安贞医院通州院区顺利开诊作出重要贡献。狠抓医疗质量,在主要医疗指标大幅提升的同时,降低死亡率,牢牢守住患者生命线。开展急诊先诊疗后付费等多种便民措施,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
贾燕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在专业领域中,她带领团队推出多个护理特色门诊,如呼吸慢病护理门诊、肺血管病护理专业门诊等专科护理门诊,为患者提供了全方位、专业化的护理服务,成功获批北京市医管中心护理工作室,每年为超5000名呼吸慢病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打造岀了呼吸护理专业品牌,并赢得患者广泛赞誉和信赖。
郭彩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心血管中心主任、教育处处长。临床实践中,带领团队年均接诊门诊超10万人次,完成介入手术2000余例,成功抢救危重患者千余人次。面对复杂冠脉病变这一技术难点,她牵头开展经皮左主干分叉病变双支架术等10项新技术,将介入治疗成功率提升至98.6%。主导建成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心血管医联体和京南地区胸痛中心网络,相关模式被北京市卫健委列为示范推广。
韩历丽,北京妇幼保健院保健联合二党支部书记、保健部主任。她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牵头开展全市评估,建立基层人员标准化培训体系,实现341家基层机构全覆盖,145家机构提档升级, 700名人员实操培训及追踪评价,筑牢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第一道防线;协助卫健委开展专业人才培养、服务下沉和技能提升三大行动,建立师资、人才、课件库;牵头搭建青少年服务管理网络,开发服务包,制定门诊建设标准,制作标准课件及核心信息,受众达百余万人次。
蔺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在国内儿童医院首家开展角膜移植工作,8年顺利完成各类儿童角膜移植手术238例,其中3岁及以下婴幼儿75.1%,婴幼儿角膜移植属于高危手术,且为获取捐献角膜,往往要24小时待命,随时奔赴捐献地点取材,并争分夺秒完成移植。筹建国内第一家儿童眼组织库,为更多的角膜盲儿童提供适宜角膜,帮助盲童重见光明。
北京市三八红旗集体(11个)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监护室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急诊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产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肿瘤护理团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护理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预防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结核二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中西医结合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妇产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监护室是医院“高强度、高压力、高风险”集中地。就在这个特殊的科室里,巾帼英雄们展现出特有的英姿。神经外科第三党支部支部书记、神外监护室主诊医师徐跃峤主任,身体力行地感召着这个巾帼集体。2020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战役中,她第一时间报名代表科室,代表医院远赴武汉冲锋疫情一线。受到她的感召,几十名医护纷纷克服各种困难,主动请缨,投身到地坛、小汤山、方舱等疫情一线,参与到救治新冠感染患者的战役中,为夺取抗疫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展现了宣武神经重症人的敬业、仁爱与专业。2022年12月,神经外科监护室作为宣武医院第一批新冠患者抢救单元,前后救治了100余名重症新冠患者,在抗疫的收官之战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评选为宣武医院“优秀集体”。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成立于1942年,建院80余年来,历代儿医人秉持“公慈勤和”院训精神,为我国儿科医学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始终领航全国儿科发展,先后获批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国家儿童肿瘤监测中心,努力推动郑州、保定、新疆、黑龙江4个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促进优质资源下沉与均衡布局,牵头实施“中国儿童健康扶贫计划”,为青海、甘肃、西藏等西部地区义诊患儿近20万人次,手术千余例次,培训5万余名基层医务人员。医院连续九年居于中国医院科技量值儿科学榜首,获批国家重大科研专项,在国际顶刊发表首个中国自主研发的儿童创新药临床研究,入选2023年中国医院创新转化百强。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急诊科,自1989年建科以来,始终秉持同仁医院“精诚勤和”的精神,以“生命至上”为核心理念,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三位一体的现代化急危重症救治中心。现有职工219人中,女性占比达76.26%。在医疗救治方面,科室聚焦四大核心救治领域,打造胸痛、卒中、多发伤、高危孕产妇四大绿色通道,建立起高效运转的应急响应机制,形成全流程一站式多学科协作体系。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产科团队是一个充满热情与奉献精神的集体。作为北京市朝阳区及通州区危重孕产妇转诊中心,团队保障北京市近1/3孕产妇人群的危重转诊工作,年转会诊量超过1000例,得到市级专家组的充分肯定。团队危重孕产妇救治专业特色显著,救治小组以主管院长为领导,产科路军丽主任及相关科室主任组成领导小组,在领导、统筹、实施等各个环节保障救治工作的顺畅进行。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简称“中心”)依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临床医学研究平台之一。中心成立于2013年底,过去11年间,在中心主任赵继宗院士和副主任王拥军院长的指导带领下,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心办公室主任孟霞教授协同中心16个研究部门92名研究人员(女性研究人员占73%)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首先以临床研究项目为“抓手”,团队构建起了由全国2000余家医院组成的临床研究协作网络,完成国家科技部“十一五”至“十四五”100余项重大临床研究的设计与组织实施,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柳叶刀医学杂志》等国际临床医学顶刊发表临床研究成果20余篇,持续改写多项国际临床医疗指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肿瘤护理团队由48名护理人员组成,女性占比98%。她们用仁爱和专业,为肿瘤患者扬起希望、筑守健康。在“明德、宽仁、承传、创新”的宽街精神指引下,默默耕耘在肿瘤护理的最前线。68载春秋洗礼,这支团队已经成长为一支综合素质高、业务技能硬、人文理念强,以人民健康特别是肿瘤患者身心健康为己任的护理队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维护首都人民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护理部作为护理人员的主管部门,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落到实处。医院护理部统筹管理全院护理工作。护理人员666人,其中女性633人,占比95%。作为“佑安医院公众与患者健康服务热线”主管部门,护理部将接诉即办关口前移,快速响应患者诉求,形成“四阶段”全过程管理,即:门诊-住院-出院-居家,主动发现解决患者就医过程中的问题,做有温度的医者,提高患者满意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是北京市牙病防治办公室所在单位,协助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统筹管理北京市口腔公共卫生项目近20年,口腔预防科承担具体组织实施和管理工作。附属北京口腔医院预防科带领全市16个区牙防所和300多家指定口腔医疗机构,构建北京市三级牙防网络体系,开展北京市1老3小4个口腔公共卫生项目,每年为首都市民免费提供口腔保健服务100多万人次。
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结核二科,患者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精湛的医术,更是浓浓的人文关怀。科室在2018年被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命名为“市属医院医学人文建设示范科室”,医护人员们自学心理学课程,在工作中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为患者营造了一个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她们会在患者生日时送上一份小礼物,为患者庆祝生日;会在患者情绪低落时,坐在床边与患者谈心,给予患者鼓励和支持。她们还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向患者及家属普及结核病的防治知识,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及自我保健意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中西医结合中心现有医护人员65人,女性占比90.77%,她们以精湛的医护技术,积极守卫人民群众健康。中心始终坚持中西医协同救治的机制,参与了SARS、新冠等疫情救治工作。中西医结合诊治SARS工作成果获国家及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与多学科共同研发的中药制剂“银丹解毒颗粒”,被誉为北京市“科技抗疫之花”。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妇产科在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下,不断发展壮大,形成涵盖普通妇科、妇科肿瘤、妇科盆底、生殖内分泌、高危妊娠等专业的技术力量强大的综合科室。作为北京市妊娠合并心脏病转会诊医院和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依托医院心肺血管疾病诊疗优势,年救治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300余例。针对妊娠合并心脏病高风险患者建立切实可行的风险评估、分层管理制度,畅通绿色通道,大大改善了此类患者的孕产妇和母婴结局。
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到来之际,我们以表彰和礼赞的方式,向这些奋战在医疗一线的首医女性榜样致以崇高的敬意。让我们以她们为楷模,携手共进,在新征程上续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特别鸣谢积极投稿的各附属医院
统稿:姜俊吉
排版:王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