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钟!首医研究生带你走进学术盛宴
11月13日下午,首都医科大学2024年研究生三分钟学术演讲比赛决赛在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通州院区举行。本次比赛由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思想工作部主办,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教育处、研究生会承办,旨在为我校广大研究生搭建展示学术成果、促进学习交流的平台,鼓励研究生开拓视野、追求卓越。各学院、附属医院师生共约3000人通过线上线下同步观赛。
三分钟学术演讲比赛决赛现场
本次比赛为期2个月,吸引了来自各学院、医院研究生近500人参加,经过初赛、复赛层层选拔,最终来自9所医院的15名选手进入决赛。
校党委副书记张莉鑫,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蔡军出席活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片人、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节目制作中心主任刘淇,北京广播电视台主持人、“金话筒”奖及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春妮作为特邀嘉宾出席。研思部副部长、研究生院副院长胡正娟,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杨光明,学生处副处长薄雪峰,团委书记周玲微,宣武医院教育处副处长赵妍,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教育处副处长魏文革,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教育党支部书记周雯慧,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教育处处长郭彩霞,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教育处处长张家亮,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教育处处长助理刘慧,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教育处中内教研室主任陶琳,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教育处处长陈立颖参加活动。
蔡军致开幕辞
蔡军代表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对各位领导、嘉宾、老师和同学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本次比赛旨在激发学生科研热情、提高科研素养与表达能力,促进学生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希望广大研究生以此次比赛为契机,脚踏实地、戒骄戒躁,努力探索医学前沿,不断攀登医学高峰,为健康中国贡献青春力量。
选手风采
决赛现场,各位选手依次登台演讲。“如何准确确定结直肠癌的分子分型”“风湿性二尖瓣成形术患者的最优选择是什么”“胃印戒细胞癌内镜诊断模型取得了哪些新进展”“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与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死亡率有何关系”“银屑病患者的身心同调之道是什么”……选手们深入浅出话学术,精彩纷呈展风采,通过中文或英文方式,在短短三分钟时间里,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与生动形象的表达分享了在各自研究领域取得的最新进展及学术成果,并条理清晰、沉着冷静地回答评委提出的问题。
刘淇点评
刘淇高度赞扬了选手们的精彩表现,对选手们语言表达、情感表现、舞台形象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点评,并提出了专业的意见建议。
春妮点评
春妮表示,选手们将复杂的知识通俗化,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妙趣横生却又极富科普价值的视听盛宴。她鼓励广大同学们要勤于思考,脚踏实地,不断探索医学领域的“星辰大海”。
胡正娟宣布获奖名单
陈立颖颁发最佳人气奖
周玲微、薄雪峰颁发三等奖
胡正娟、杨光明颁发二等奖
蔡军、春妮颁发一等奖
张莉鑫、刘淇颁发优秀指导教师奖
胡正娟宣布获奖名单。各位评委及嘉宾依次为获奖者颁发奖杯。
张莉鑫讲话
张莉鑫对研究生院和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的精心筹备,各学院、医院广泛动员,各参赛选手和指导老师的积极参与表示充分肯定,对各位选手扎实的专业功底、充满感染力的语言表达与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表示高度赞扬。她希望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进一步聚焦高质量医学人才培养,不断拓宽研究生学术视野,打造更多精品活动,擦亮首医研究生教育品牌。希望广大研究生珍惜时间,勤于思考,不断提高创新能力与临床技能,努力成为让党放心、人民满意、患者信赖的健康守护者。
决赛合影
获奖名单
一等奖
柏李一(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贾崧淏(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柳一欣(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二等奖
安子玉(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卢欣宇(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王淇(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
王世攀(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张浩然(三博脑科医院)
三等奖
李婧逸(三博脑科医院)
孙婧(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田若冰(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
王东凡(宣武医院)
徐慧(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殷民月(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钟欣婕(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最佳人气奖
贾崧淏(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优秀奖
薄玉洁(三博脑科医院)
丁晨缘(宣武医院)
郭蓉蓉(护理学院)
郝知涵(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靳冰雪(宣武医院)
刘鹏林(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吕烨(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
李俊昇(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刘涛(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李智(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李奥哲(医学人文学院)
秦静琳(基础医学院)
任修文(公共卫生学院)
单慧敏(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王立娜(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王丽雪(药学院)
汪欣龙(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王李傲(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谢思其(宣武医院)
苑梓楠(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袁琪(公共卫生学院)
杨阳(附属复兴医院)
郑曹沛(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庄雨明(中医药学院)
优秀指导教师奖
张澍田(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张宏家(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金子兵(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获奖感言
柏李一(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24级内科学专业型博士研究生):能够在学校的三分钟学术演讲比赛中获得一等奖,我感到十分荣幸和激动。从参赛准备到最终的演讲,我深刻体会到将复杂的科研内容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传递给不同背景的观众是多么重要。比赛中,与其他选手的交流让我开拓了视野,也让我认识到科研的多样性和无限可能性。
贾崧淏(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24级外科学专业型博士研究生):很荣幸可以参加此次研究生“三分钟学术演讲比赛”。未来我将不断精进医学专业知识,努力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用医学科研成果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守护好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柳一欣(附属北京同仁医院2024级眼科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和各位老师同学的帮助下,我感受到自己从初赛、复赛到决赛的一路成长和蜕变,让我更加自信,也更加笃定:在科研的征途中,保持追求、创新与热爱,脚踏实地地完成好未来的学术科研之路。
安子玉(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24级内科学专业型博士研究生):来自不同临床医院不同方向的同学们,用言简意赅的语言声情并茂地展示了自己的学术成果,严谨且精彩。同时借此机会我也认识了很多优秀的同学,拓宽了知识的广度。在未来,我要继续发扬医学精神,凝练科研成果,为国家医学事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卢欣宇(附属北京中医医院2024级中医外科学专业型博士研究生):我深刻感受到“将复杂学术内容简洁表达”的挑战与价值。作为一名皮肤科医生和研究生,我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关注学术前沿,将研究与实践结合,努力为人民健康和医学发展贡献力量。
王淇(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2023级外科学专业型博士研究生):从开始准备到最终决赛的每一步,我都在不断打磨语言和思路,努力在短短三分钟内将学术内容讲得清晰而有吸引力。学术的意义在于传递与共享,科研也需要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和接受。
王世攀(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24级外科学专业型博士研究生):在这一过程中结识了很多优秀的朋辈,也学习到了各个学科的前沿知识。这次比赛对于我个人而言,也是一次全方位的锻炼和成长。我们作为青年一代,将努力深耕于科学的沃土,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张浩然(三博脑科医院2024级外科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从赛前准备、知识储备、PPT制作,到书写和表达能力、表演能力的锻炼,都是对个人综合能力的一种极大挑战。所以享受舞台、乐在其中的心态是前行的关键驱动力。很幸运能得到刘淇老师的表扬和认可。
殷民月(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23级内科学专业型博士研究生): 这次三分钟学术演讲,教会了我如何用简洁明了的话语总结学术研究的内核,并学会了如何用相对幽默风趣的方式将枯燥晦涩的学术难点表达出来。
徐慧(附属北京同仁医院2022级内科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在这次活动中,通过聆听其他选手的演讲,我学到了如何通过一个精妙的切入点,让听众迅速而深刻地理解演讲的主题。除此之外,我积累了一些演讲技巧,这些技巧不仅在比赛中帮助我更好地传达信息,也将成为我未来职业生涯中的宝贵财富。
撰稿:杨海楠
摄影:李雷
排版:陈晨
审核:胡正娟、王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