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辉:有所建树 闪“药”光辉
【编者按】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在首医,有这样一群人。作为师者,他们,循循善诱,传道授业解惑;作为后学,他们,站在先贤的肩膀上,承前启后,引领未来;作为栋梁,他们,是一束光,是一粒种子,是责任与担当,是未来与希望。他们,是首医的青年教师。
医者仁心,师者匠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在第四十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党委宣传部、党委教师工作部推出《我在首医当老师》系列报道,展现首医青年教师的育人理念及成长经历,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激发广大教师对医学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忠诚。
有所建树、闪耀光辉,这是父母在吴建辉这个名字中寄予的殷殷期许。2007年,吴建辉从北京大学博士毕业,入职首医药学院。那时的药学院还在学校东门的二层简易小楼,17年前,师生们一起搬运试剂、一起清扫积雪、一起摘天井中红柿子的温馨场景,至今仍在吴建辉眼前。那时,尽管工作环境相对简陋,但首医开放包容的学术氛围和药学人不知疲倦的工作状态,坚定了吴建辉投身教育的初心。她义无反顾地加入这个团队,立志成为一个对学生有影响力的教师。
创造“疑无止境”的课堂文化
“小小一粒药,让我们告别‘谈癌色变’。”在这节介绍抗肿瘤药物的课堂上,吴建辉将《我不是药神》中特效药“格列宁”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课堂氛围顿时热烈起来。
她将课程中的重点药物美法仑的知识点延伸到新药研究前沿,特别是肿瘤靶向药Pepaxto。从药物设计、作用机制到临床试验研究数据,吴建辉深入浅出地讲解这一代表性的多肽-药物偶联物(PDC药物)的研发过程。
她形象地比喻道:“药物分子就像是专为疾病设计的‘钥匙’,而疾病靶标就是那把需要被打开的‘锁’。”借助虚拟技术,学生们亲眼见证了药物和靶蛋白之间的完美契合。在药学专业技能实验课程上,同学们全程参与新药研发的各个环节。经过分子对接技术的培训,每位同学都可以在药学院的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工作站中探索这种‘锁药之美’。此外,药学院的多肽与小分子药物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也是同学们成长的重要平台,掌握好多肽药物研究技术,未来你们也能有机会设计新型的PDC新药!
“善研善成”“懂医精药”,吴建辉把药学专业培养目标润物细无声地渗透进每一堂课,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爱药学、强专业、共发展”的思想共识。2021级药学班本科生于书帆说:“这堂课我上得太专注了,汲取到很多书本之外的知识!思路一下子打开了,眼界也拓宽了不少。吴老师让我学会了如何独立思考、如何批判性地看待问题。”
在“大胆创新做一流学问,小心求证育顶尖人才”药学院院训的熏陶下,吴建辉始终认为,传统的授课模式下不能满足现代药学教育的要求,她和教学团队积极探索构建CBL(案例导向学习)和TBL(团队导向学习)讨论式教学模式,努力营造“疑无止境”的课堂文化,变“去问题教学”为“生问题教学”,让学生们不仅参与其中,还能真正享受课堂的乐趣。
每学年的药理学I课程的最后两次课,都会开放给学生。课堂上,吴建辉有针对性地引入典型药物临床应用或药物研发案例,运用CBL教学模式让学生们共同讨论,并总结归纳,使他们从被动的知识吸收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运用TBL教学模式,课程以案例中的“问题”作为 “引子”,鼓励学生小组自主思考,深入挖掘临床用药的探索及解决方案。同学们积极组队,搜索文献、充分讨论、头脑风暴、总结凝练,最终将学习成果做成PPT在课堂上展示。课后,各小组之间打分互评,并写下自己的体悟和对药理课的评价。
“制作PPT的过程中,我查阅了很多文献,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还复习了药理学的内容。”“小组间的比拼,让大家学起来更带劲。为了公允打分,我不光要熟知自己的课题,对其他组的课题也有了深入了解。”读着这些反馈,吴建辉十分欣慰:“学生的意见多宝贵啊,这是我们不断精进课程的重要依据。”
找到师与友的“黄金分割点” 与学生心灵共振
“二阳之后,我的身体一直没恢复,学习状态也很低落,整个人消沉又迷茫。”大三的小S回忆道。吴建辉以敏锐的洞察力,发现了她的困境,主动跟她促膝恳谈,不仅分享了自己平衡工作生活的秘诀,还详细指导她如何兼顾课堂学习、校园活动和科研工作,并帮助她制定了未来学业发展规划。在吴建辉的引导下,曾经一度迷茫的小S迅速走出困境,重新绽放光彩。
2021——2023年期间,作为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吴建辉专门为学生设立了“向日葵小屋”。让小阵地发挥大能量,让每一名学生心中都开出一朵向日葵,是小屋设立的初衷。她对学生们说,“向日葵小屋”大门随时为你们敞开。无论是学期开始没进入状态、临近期末的考试压力,还是遭遇变故时的情绪波动,吴建辉带领的学工团队始终坚持倾听、鼓励、包容、引导,向每一颗心灵敞开温暖怀抱。
小王研究生毕业后多次应聘无果,焦虑与迷茫不断加深。吴建辉见状,耐心地从形象、礼仪到答辩技巧,全方位指导小王,并积极给予鼓励。最终,吴建辉看准时机,带领专业老师和辅导员专门去招聘单位推荐,终于赢得招聘单位的信任,使小王的就业问题得以解决。“什么叫为学生着想、为学生操碎了心,这回我们是深有体会了。”学生办公室张翃老师说。
每年,无论是本科生第二课堂还是本科生导师制,总有很多学生报名加入吴建辉的组,她总是耐心地跟每位学生深入交谈,讨论他们未来的发展路径和培养规划。一名女生说:“你知道吗,吴老师就像我的闺蜜,她的话总能说到我心里去。她会尊重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地培养我们。”
“工作狂”的吴建辉,生活中却是个女神。既“有条不紊、兢兢业业、德才兼备”,也“优雅漂亮、温婉恬淡、精致得体”,这是同事眼中的吴建辉。“走近她,你浮躁的心会不由自主被她感染,一下子沉静下来”,这是学生对吴建辉的印象。
如何在高强度工作中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激情?游泳、夜跑、爬山、徒步,都是她的解压方式。她也带动学生们以运动方式去调节放松,始终使自己保持在最佳状态,她常说:“积极工作,更要健康工作”。
如今,吴建辉转任副院长,肩上的担子有了别样的压力,“既然做,就尽量把每一件事做好”的她,正在全新的赛道熠熠生辉。
在科研的浪尖上起舞 静待一树花开
“对科研的热爱源于前辈师长的熏染,导师彭师奇教授和赵明教授这两位药物化学领域的前辈,对我的科研生涯影响至深。”吴建辉提到,求学北医时,有件事给她留下毕生烙印:一名同学在合成实验中不小心用错了试剂,合成出了一个意外的副产物,他并未将副产物直接抛弃,反而在老师鼓励下解析了副产物的结构,还通过反复实验确证了其结构和合成机理,并进行了深入的活性研究。最终,这个意外合成的副产物舒张血管的活性意想不到的优秀,该科研成果最终发表在药物化学顶刊《JMC》上。
每带一届学生,吴建辉都会讲起这个故事,提醒学生细致观察和批判质疑都是必不可少的科研精神。“大胆挑战,勇于创新,不要轻视任何一个实验结果,它有可能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吴建辉鼓励学生。
深耕抗肿瘤药物及抗肿瘤转移研究领域,吴建辉一直奉行着热爱、坚守和勤奋。刚刚工作的时候,她承担的第一项国自然基金项目中涉及小分子药物和DNA相互作用的复杂问题,实验多次碰壁,结果不如人意。面对失败,吴建辉曾极度沮丧,也曾整夜整夜地睡不着。“于是我求助课题组的教授们,他们耐心地听我描述实验的每一个细节,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实验设计缺陷,并提出改进方法。”吴建辉回忆道,“接下来的日子,我在图书馆、在实验室度过了无数个日夜,心无旁骛,反复试验,分析数据,终于以实验结果验证了课题设计的初衷。那一刻,我心里的花终于开了。”这份经历,让还在科研起步阶段的吴建辉学会了面对挑战,让她明白了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科研真谛,更明白了团队的合力才是成功的关键。
恩师们醉心研究并享受科研的乐趣,吴建辉又把这份科研热情加倍地传递给学生。吴建辉说,这就是传承。
有一次,学生懊丧地找她倾诉:“吴老师,化学结构不好分离纯化,尝试很多办法得不到纯品,我想放弃了”,吴建辉不批评不否定:“再试试我刚才讲的几种办法,如果都不行也可以在原有的基团上引入一个新的保护基,我们再试试?”学生感叹:“当吴老师的学生,很难不乐观,她从不言败。”
吴建辉的办公楼和科研楼有段距离,但只要一有空,她就会坚持去科研楼,跟学生一起探讨问题,参与活性评价实验,并指导化学实验。为了确保评价模型的稳定与可靠,她坚持与学生一起构建疾病模型,去实验动物部指导学生给药,一同观察动物用药的效果。每当学生们实验遇到困难,或者实验结果不符合预期,吴建辉总是第一时间跑到实验室,和学生一起查找问题,分析问题所在。
身着白大衣、清瘦的身影、紧凑的脚步,日复一日辗转在合成实验室、工作站、细胞培养室和实验动物部之间的吴建辉,是学生的主心骨。学生总说:“跟着吴老师,心里踏实,有底气!”
“勤奋,是药学人的精神内核,药学院院徽中就蕴含着勤娘子花,一代代药学人就像‘勤娘子’这种勤劳坚韧的花朵一样,一块砖一块砖地铺就药学院的前行之路。”吴建辉说。
采写:张芃扬
摄影:张筱宜
排版:陈晨
审核:崔纯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