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伊龙/王拥军教授团队发现卒中超急性期他汀的脑保护新证据
近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王拥军教授/王伊龙教授团队在《JAMA Neurology》在线发表题为“Immediate- or Delayed-Intensive Statin in Acute Cerebral Ischemia”的临床试验结果。该研究结果提示,对于发病72小时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相比于延迟3天启动强化他汀治疗,即刻启动强化他汀治疗未能降低90天新发卒中风险,但可能改善神经功能预后,且不增加中重度出血风险。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高颖博士、江凌玲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王伊龙教授、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王拥军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急性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有高复发、高致残的风险。目前,强化他汀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二级预防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明确;既往临床前和小样本队列研究提示,除了传统的降脂作用外,他汀还具有潜在的多靶点脑细胞保护作用。然而,强化他汀治疗在缺血性卒中后急性期的最佳启动时间和脑细胞保护效应尚不清楚。
该研究是一项由研究者发起、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2×2析因、多中心的临床试验,旨在评估即刻启动强化他汀对比延迟3天启动强化他汀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缺血性卒中或高危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共纳入了来自全国222家医院的6100例轻型缺血性卒中(NIHSS≤5)或高危短暂性脑缺血发作(ABCD2≥4)患者,在发病72小时内随机分配至即刻强化他汀治疗组(阿托伐他汀80mg/天治疗21天,后改为阿托伐他汀40mg/天治疗69天)或延迟3天强化他汀治疗组(阿托伐他汀安慰剂3天,后改为阿托伐他汀40mg/天治疗87天)。研究主要结局是90天内的缺血性或者出血性卒中,90天内的不良神经功能结局(mRS 2-6)作为次要有效性结局之一,主要安全性结局是90天内的中重度出血(GUSTO标准)。最终,即刻强化他汀组的245例(8.1%)受试者和延迟强化他汀组的256例(8.4%)受试者达到主要结局(HR, 0.95; 95% CI, 0.80-1.13);分别有299例(9.8%)和348例(11.4%)受试者出现不良神经功能结局(HR, 0.83; 95% CI, 0.71-0.98);两组各有23例(0.8%)和17例(0.6%)受试者达到主要安全性结局(HR, 1.36; 95% CI, 0.73-2.54)。这一结果提示,对于发病72小时内的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缺血性卒中或高危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即刻启动强化他汀治疗在降低90天新发卒中风险方面并不优于延迟3天强化他汀治疗,但可能改善神经功能结局,且不增加中重度出血风险。
该研究首次在大规模临床试验中证实了强化他汀治疗在卒中后急性期的脑细胞保护作用,为临床实践中缺血性卒中后的强化他汀启动时间选择提供了重要的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支持。
图 卒中和中重度出血累积发生率及mRS评分分布
该研究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81825007)、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1307900,2017YFC1307905)、北京高校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BJJWZYJH01201910025030)、青年北京学者(010)等项目支持。
王伊龙,神经病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常务副院长。兼任神经病学中心首席科学家、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副主任、首都医科大学临床研究与临床试验学系副主任、中国卒中学会脑小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Stroke & Vascular Neurology》主编助理、《中华脑血管病杂志》副主编、《中国卒中杂志》编委。长期从事脑血管病和脑白质病变临床工作,以及脑小血管病的临床与应用基础研究。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ew Engl J Med》《JAMA》《BMJ》《Lancet Neurol》《Circulation》等期刊发表SCI论文200余篇。主持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及延续资助项目、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课题。是北京高校卓越青年科学家、第七届“树兰医学青年奖”获得者、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特聘教授、首批青年北京学者。
王拥军,神经病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院长。兼任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脑保护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Stroke & Vascular Neurology》杂志主编。长期致力于脑血管病复发预防策略研究。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脑血管病领域首席专家、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专项非传染性慢病领域首席专家、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以通讯或共同通讯作者在《New Engl J Med》《Lancet》《JAMA》《BMJ》等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并作为第一完成人于2016年和2020年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外,还获得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章、吴阶平医药创新奖、谈家桢生命科学临床医学奖、世界卒中组织(WSO)最高成就奖—“主席奖”、2022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撰稿:王伊龙
排版:陈晨
审核:王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