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王刚/闫芳教授团队阐述数字健康技术在精神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近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王刚/闫芳教授研究团队在《npj Digital Medicine》上在线发表题为《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of a digital medication system to enhance adherence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mental disorder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表明,药物数字管理系统可以显著提高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周佳副研究员、翟倩副主任医师、齐涵助理研究员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冯媛主任医师、王刚教授和闫芳教授(末位通讯)为共同通讯作者。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服药不依从,已经成为导致病情复发、再住院甚至自杀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健康风险,还对家庭和医疗系统造成了沉重的负担。研究表明,忘记服药是患者不依从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科技的进步,数字工具的创新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为改善服药依从性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移动设备在心理健康服务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王刚/闫芳教授研究团队开展了一项整群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对象为216名服药不规律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试验在北京的30个社区开展,随访期为12个月。研究采用药物数字管理系统,该系统结合了电子药盒和智能手机应用(app),能够存储药物并通过语音提醒患者按时服药。同时,系统还通过集成的app实时向患者的家属和医务人员反馈患者服药情况。研究结果显示,药物数字管理系统在提高患者的药物依从性方面表现出了显著的效果。患者、家属及医务人员对该系统的使用体验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该研究的成果为数字健康技术在精神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证据,展示了药物数字管理系统在提升药物依从性方面的潜力。该研究不仅有助于推动精神健康管理的创新,也为实现健康战略中的综合心理健康和社会护理服务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该研究得到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首都临床诊疗技术研究及转化应用(Z211100002921038项目)以及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高层次公共卫生技术人才培养计划(学科带头人-01-30)等资助支持。
王刚,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院长,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主任、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附属北京安定医院抑郁症治疗中心、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抑郁症创新诊疗技术的临床与转化研究。兼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精神健康医学分会主任委员等。主持编写《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第三版)》和《中国抑郁障碍诊疗规范》。牵头开展多中心药物临床试验多项,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国家级科研项目7项。主持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一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闫芳,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擅长抑郁焦虑障碍等常见精神障碍的药物治疗及心理治疗等,长期从事精神疾病流行病学和社区精神病学的研究。兼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妇女健康与发展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职业人群心理健康促进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北京预防医学会心理健康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精神康复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参与或主持国家级、市级、局级课题10余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40余篇。主编、副主编、参编论著10余本。2022年获北京市卫生健康委高层次公共卫生人才学科带头人资助。主持北京市地方标准1项,参编国家标准1项。
冯媛,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心境障碍(抑郁症与双相情感障碍)的创新诊疗技术研究。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抑郁障碍研究协作组秘书,北京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分会青年委员。获北京市优秀人才青年骨干项目和北京市高层次公共卫生技术人才建设项目(学科骨干)各1项,主持省部级项目2项,参与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等多项国家级项目。作为学术秘书参编《中国抑郁症防治指南(第二版、第三版)》,发表一作或通讯作者SCI论文40余篇,获批软件著作权3项,参编北京市地方标准2项。获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等奖励。
撰稿:闫芳
排版:陈晨
审核:王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