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两会 首医师生反响热烈
春风浩荡 盛会开启
首医师生热切关注
聚焦两会精神 畅谈使命担当
教育强国 蓝图绘就
医者初心 激荡回响
新征程 再出发
奏强音 聚力量
谱写时代医学华章
首都医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陈瑞
政府工作报告为加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指明了方向。学校将锚定建设国际一流研究型医科大学的目标,以更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认真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战略部署,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医学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大力加强医学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为建设教育强国首善之区、健康北京贡献更大力量。
宣武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赵国光
政府工作报告精炼务实、催人奋进。我们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强化神经科学和老年医学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脑机接口、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在卫生健康领域的创新应用,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医学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充分发挥神经科学和老年医学国家“双中心”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努力提升就医体验,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品质的医疗服务。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学系党支部书记 范征
聆听政府工作报告后,我深感振奋。在教育领域,强调提升高等教育质量,这让我意识到医学教育应该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励我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培养更多优秀医学人才。
药学院副院长 张筱宜
药学作为关乎人民健康的重要学科,应紧跟国家战略,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将以创新为引领,优化课程体系,融入前沿知识,着力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
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管理与政策学学系讲师 刘鹏
未来,我将把两会精神融入教学实践,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医疗卫生政策动向,同时结合自身的研究领域,积极参与到相关政策研究中,为推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贡献力量。
护理学院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教师 刘金霞
报告中提到的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发展,为护理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护理学院将通过高质量的护理教育,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护理人才,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智能医学工程学学系讲师 王宇
在今年两会众多备受瞩目的议题中,教育民生领域的动向尤为令人期待。“人工智能+”行动的持续推进,无疑为教育事业注入了强劲动力,教育民生领域将迎来更多利好。
中医药学院中药药剂学学系讲师 徐晶晶
作为青年教师,我将以报告精神为指引,服务学校“科研教学协同创新”战略,我将结合《中药药剂学》课程,引入“三药三方”等真实案例,积极引导学生在医院实习和生产实践中加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医学人文学院院长、应用语言学学系教授 卢凤香
从政府工作报告里,我深切读懂了“人民至上”的执政情怀;聆听代表委员们的建言,我真切触摸到“枝叶关情”的民生温度。于医学教育和医疗卫生领域而言,无论是深化医疗改革、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还是加大医学人才培养力度、推动医学科技创新,桩桩件件都关乎着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
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党支部书记、教授路孝琴
正如报告中强调的,“使命重在担当,奋斗创造未来”,唯有将蓝图转化为实干,方能实现发展与民生的双重跃升。学院工作也要紧跟学校发展规划,切实落实好“十四五”发展任务,足额完成学院发展任务,持续在全科医学学科建设上发力,在国家重大课题、项目基金、研究课题、教材编写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不断取得新成绩。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系教授 孙莹炜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我们要着力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潜心教学,躬行践履,勇担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奋进的时代使命,诠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担当。
国际学院副院长 张良
作为一名高校留学生管理干部,我深知自身肩负的工作使命。在学校国际医学教育工作中,我们将继续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部署,遵循学校事业发展目标,加快推动“一带一路”国际教育全面合作,培养更多“知华、友华、爱华”的国际医学人才。
燕京医学院临床医学学系讲师、学组组长 李林英
在政协会议提出“老龄人口红利”的背景下,作为一名医学院校党员教师,我将把自己讲授的课程与老年医学、全科医学等知识进行融合,构建老年医学特色课程体系,强化全科诊疗思维与人文关怀能力。
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低氧适应医学研究平台副研究员 粟文婷
报告提出要推进科技强国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人工智能的发展。在科研工作中,我们将积极学习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将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结合起来,以期取得更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成果。
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低氧适应医学研究平台2024级博士后 朱改只
报告里的 “人工智能+”行动与数字经济内容使我明白,科研既要重技术创新,更要着眼于成果转化,贴合临床需求。报告强调的科技成果转化、创业投资支持及“耐心资本”概念,为我的职业规划锚定方向。
中心实验室高级实验师 王俐勇
中心实验室是服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发展、学校成果转化和孕育变革性成果的重要平台。我们将继续以科研服务为基础,秉持科研反哺教学、教学赋能创新的理念,以平台之力铸就创新引擎。
研究生院综合事务办公室干部 范梦佳
作为高校行政人员,两会激励我在工作中不断创新,提升行政效率,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未来,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务实的作风,投入到工作当中。
科技成果转化部干部 杨柳青
通过观看两会,我备受鼓舞。在今后工作中,我将立足本职,持续提升业务能力,强化责任担当,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为单位发展和社会进步添砖加瓦。
审计处干部 王开宇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了财政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效率,这对我们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政策学习,提升业务能力,严格落实审计监督职责,确保学校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图书馆研究馆员 程艾军
我们要及时学习全国两会精神,不畏艰险、冲锋在前、真情奉献,勇于创新,用担当彰显新时代高校教育工作者风采。
信息化处干部 程岚
我深刻体会到,信息化不仅是工具,更是推动教育公平、提升育人质量的关键力量。今后,我将立足岗位,以务实的态度,为构建智慧校园、服务师生需求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报编辑部编辑 闫红
我将立足岗位,提升自身业务水平、优化服务流程、提升管理效能,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浪潮中当好“螺丝钉”。
花乡管委会运保办干部 李婷
作为一名后勤管理人员,我将从保障校园设施正常运转、优化校园环境等基础工作做起,为师生提供更优质的后勤服务,努力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干部 辛俐娇
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我深刻认识到,加强党建引领是激活创新的关键。未来我们将通过提升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为科研人员营造潜心攻关的良好环境,助力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
退休第一党支部书记 及振华
认真学习李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信心更足了。作为退休老党员,一定要珍惜当下的大好局面,继续发挥正能量,作出新贡献!
基础医学院2022级本科生 郑欣雅
我的临床导师有幸参与了两会医疗保障工作。从导师兴奋的眼神中,我看到了她作为一名医生对完成自己使命的自豪。我也要向老师学习,认真学习医学知识,开拓创新,未来为人民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药学院2024级博士研究生 高岐
作为即将毕业的研究生,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内容极大地鼓舞了我们对未来就业的信心。我要努力提升自身技能,抓住时代浪潮,在药学领域作出自己的贡献。
公共卫生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 曹静格
作为一名公共卫生专业的研究生,我要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在专业领域勇于创新,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时刻“保持爱拼会赢的精气神”。
护理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 肖瑶
全国两会期间,安宁疗护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作为护理学院安宁疗护方向在读研究生,我们要积极响应两会精神,主动参与安宁疗护相关的科研项目,为完善服务体系贡献自己的力量。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2024级博士研究生 刘雨琦
代表委员热烈探讨医疗科技创新、跨学科融合发展等话题,身为医工交叉领域的学生,我捕捉到诸多与专业紧密相连的要点:智能医疗设备研发、精准医疗技术革新……这让我更加明晰了前行的方向。
中医药学院2022级中医学本科生 孔冰洋
我切实感受到中医药现代化不是抛弃传统,而是以现代科学语言阐释中医学。我们将以守正创新的姿态,既做典籍的守护者,更当科技攻关的先锋队,勇赶“人工智能+”新浪潮。
医学人文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 张佳荧
作为医学人文学子,我们将以两会精神为帆,始终将医患共情能力作为核心素养,深耕叙事医学、医患沟通等领域,在时代答卷上书写仁心仁术的新注解。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 朱广隆
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深刻感受到,两会是新时代青年聆听时代脉搏的重要窗口,时代托举青年成长,青年亦当以奋斗回馈时代。
燕京医学院2023级本科生 张雨涵
我们青年学子将紧跟科技前沿,学习新技术、新方法,努力成为具备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提升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应急能力贡献力量。
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2024级博士生 邱亚楠
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人才建设和科技创新的论述,让我深感振奋,备受鼓舞。我将努力把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用实际行动践行医者仁心的初心使命。
统稿:张芃扬、范佳丽
排版:王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