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的担当!博士生李嘉地铁站勇救休克老人
5月23日早高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24级外科学(胸心外)博士研究生李嘉在前往通州院区途中。当他来到地铁6号线与10号线换乘的呼家楼站时,目睹了惊险的一幕:人群突然聚集,场面一度混乱,地铁工作人员焦急地大声呼喊:“有没有医生?有没有医生!”
6月11日《北京晚报》报道李嘉救人事迹
闻讯,李嘉立即冲入人群,发现60多岁的张女士倒卧在地,身旁还有一个1岁多的孩子,情况十分危急。他迅速蹲下,检查张女士的呼吸和脉搏,初步判断为突发休克。时间就是生命,李嘉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实施心肺复苏。经过长达10多分钟、约6个循环的持续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张女士终于逐渐恢复了自主呼吸,生命体征也趋于平稳。此时,120急救车即将抵达,由于还要赶赴医院上班,李嘉悄然离开了现场。
第二天中午,李嘉接到张女士儿子打来的致谢电话,得知张女士已平安无恙,一直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了下来。当被问及“在院外施救可能面临未知风险,当时是如何考量的?”时,李嘉的回答彰显了一名首医青年医学生的责任与担当:“那些担忧其实都是抢救之后的‘脑补’,属于‘后怕’。当时根本来不及想那么多,注意力完全在患者身上。我的导师——心脏外科李海洋教授在我刚入门时就教导我,‘做医生首先是要善良,要有仁爱之心。’我学医10余年,熟练掌握急救技能。无论是在地铁站、在路上,还是在商场,任何公共场所,只要有人需要,我都应该毫不犹豫地冲上去,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张女士一家5口给李嘉送锦旗
6月6日中午,感人的一幕在安贞医院通州院区冠心病外科中心三区病房上演。康复的张女士携一家三代5口人,带着一面饱含深情的锦旗,专程前来郑重地交到李嘉手中。这面锦旗,是患者家属对首医学生在非医疗场所挺身而出、恪守医者天职的真诚谢意;是对青年医者临危不乱、运用专业所学成功施救的生动诠释;更是对“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学誓言的深刻印证。它也充分体现了对学校培养德才兼备、心怀大爱医学人才教育初心的肯定。
仁心无界,道义所系;千钧在肩,使命必达。愿这份医者光亮,驻在你我心间,照亮更多需要帮助的角落,温暖每一个生命的旅程。
撰稿:宋曼璐、王鹏飞
摄影:张俐鹏
排版:王婉婷
审核:王宇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