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报:“3+2”为乡镇培养全科医师趟路
阅读提示
今年2月,来自北京7个郊县的121名应届临床医学大专毕业生,作为北京市助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首批学员,开始在首都医科大学接受统一培训。将助理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与成人“专升本”学历教育并轨实施,是北京助理全科医生“3+2”规范化培训的最大亮点。在设计方案时统筹考虑规范化培训与成人学历教育的标准要求,通过培训既完成规范化培训的任务,同时达到成人专升本的水平要求。学员完成规定的培训内容并通过各项考试,将可以拿到助理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助理执业医师证书,符合学历学位的要求还能拿到本科毕业证和学位证书,一共可获得4个证书。
据了解,为适应两种教育模式的不同需求,学员进入培训前,不仅要参加卫生行政部门的规范化培训入门把关,还要参加“专升本”的政治、英语和医学综合等统一理论考试,以及学校单独组织的临床技能考核。
截至目前,北京市助理全科医师“3+2”培养模式试点工作已开展4个多月,本期我们将目光投向这些“第一个吃螃蟹”的参与各方,听听他们的心声。
他们学了什么
北京市密云县太师屯卫生院许 强:
临床技能和诊断思路提升了
到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密云教学医院接受培训,最大的感受是自己的临床技能和诊断思路有了很大的提升,对将来回到基层工作有信心。
我来自密云农村,村里的医疗条件比较差,曾经亲眼看到邻居阿姨因为没有得到及时救治而流产。当时我就想,如果乡亲们能在村里或者镇上的医疗机构就能得到救治该多好。2009年高考时,我毫不犹豫地报考了首都医科大学的临床专业定向生。
在学校通过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虽然学到了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但独立开展工作的临床能力还不行,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独自面对病人时,感觉心中没底。正好母校开展规范化培训试点,我就报名参加了。
刚开始进入县医院培训时,给病人抽血都有些畏惧,但经过这段时间的训练, 已经得心应手了。在临床诊断思路上也感觉拓宽了很多。虽然出来培训,但工资照发,每个月有3000多元的收入,没有后顾之忧。
北京市密云鼓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贾 婧:技能和学历提升一次搞定
作为一名大专学历的临床专业毕业生,参加“3+2”规培,不仅能够提高临床技能,同时还可以完成 “专升本”,提升技能和提高学历可以一次搞定。
现在我负责3位病人,院里每周给大家安排了临床专题讲座,每天要学的内容很多,总感觉时间不够用。
如何培养有讲究
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线福华:
院校教育与毕业后教育有机衔接
北京拥有丰富的医疗资源,但农村基层,尤其是乡镇卫生院仍然面临医疗卫生专业人才短缺的难题。从2006年起,我校相继以订单式为远郊区县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的临床大专生,就职于乡镇医疗卫生机构。但是,从合格的毕业生到合格的医生,需要经过毕业后教育的过程,这是目前缺乏的。
学生在校3年学习期间,主要学习的是医学基本知识、技能和学习能力,而毕业后教育是临床人才培养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如何将院校教育与毕业后教育有机衔接,让学生在基层岗位上能够真正“顶得上劲”也是学校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为此,我们将3年的学历教育和2年的毕业后教育进行一体化设计。在学历教育期间主要学习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毕业后教育的重点是在已有的“三基”基础之上,通过必要的全科医学理论和临床能力提升的全课程及社区工作相关课程的学习,通过临床轮转系统训练临床思维和临床操作技能,通过基层实践强化全科医疗服务能力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从而获得独立工作的能力。
首都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处处长黄 艳:
课程设置紧紧围绕实践能力
整个培训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两周的全科理论集中强化培训,给学员一个鲜明信号,对其今后的职业定位有清晰认识;学员在经过2周的理论学习后,将分别到密云教学医院、大兴教学医院等7家培训基地参加第二阶段为期84周的临床轮转,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相关科室的临床轮转;第三阶段进行为期16周的基层实践,学生将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参与全科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实践等。在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中同时穿插一系列课程与讲座。这些学员将来要回到基层工作,因此培训中,我们也更注重对医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鉴别诊断、治疗等都是重点。
密云县医院呼吸内科主治医师张长强:
带教导师的安排有针对性
规范化培训的学员进入该院后,每个人都有一对一的导师,整个培训过程中遇到问题都可以与导师沟通。进入每个科轮转时,各科也实行一对一的带教。我们科3个主治医师,分别带教1名学员。带教老师和学员之间的关系“固定”,可以让带教老师对学员的情况有更深入了解,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为什么顶着压力送人去深造
北京市密云县卫生局局长任向宏:
“招来人干不了活也不行”
“缺人”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面临的普遍问题。比如,密云县1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总数为1472个,现在还空缺300多人。按测算,最起码应有医生660名,可现在只有510人,还缺150名医生。最难的时候,一个卫生院只有一两名医生。
作为北京的远郊区县,密云在吸引人才上不具区位优势。对此,政府在编制、收入等方面给了优惠政策,也吸引来了不少年轻人。但人招来了,干不了活不行。尤其在基层工作的应届毕业生,如果不提高临床技能,并通过助理全科医师资格考试,就不能独立从事临床工作。但基层条件有限,所见疾病病种也有限,与城市大医院相比,基层工作的应届毕业生要顺利通过考试拿到执业资格并不轻松。
首都医科大学开展“3+2”规范化培训试点之前,我们在如何培训新入行的年轻人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尚未达到规范的程度。现在有了“3+2”规培,毕业后教育这一块更加规范,有了详细的培训大纲、具体的转科内容,对于他们提升临床工作能力、顺利获得执业资质大有帮助。
现在,全县基层专业技术人员中,一半以上是大专学历,本科生仅占全部专业技术人员的1/5。从队伍的学历结构上看,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今年,密云县有29名毕业生参加了“3+2”规范化培训,学员学习期间工资照发,由财政全额保障。
“3+2”规范化培训是夯实基层卫生根基的长远之策,但改革的“阵痛”则是基层医院把学员送出来参加培训,更加剧了“缺人”的矛盾,大家也是顶着压力在做这件事,我们要求基层机构必须把学员送出来参加培训。
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盼着这批定向生毕业后尽快能投入工作,但现在学生们大专3年毕业后,还要到县医院培训2年。也有院长抱怨“人手紧张”甚至“无人可用”不想送出去培训,但最终大家都能理解,应届毕业生参加规范化培训两年,与现在就在基层自己摸爬滚打相比,肯定临床水平提升更快,从长远看,在基层更能发挥作用。
记者手记
“3+2”需更多支持
去年,线福华在京郊某乡镇卫生院调研时得知,该卫生院的本科生寥寥无几,在职医务人员70%是大专学历,其中还有一半原是中专学历,后来续读的大专。在北京郊区尚且如此,全国其他地区,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情况更不容乐观。
鉴于目前我国的实际国情,要真正实现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都达到本科学历,短期内还很难实现。“3+2”规范化培训作为过渡期内,针对农村基层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短期内不会退出历史舞台,可能在一段时期内发挥重要作用。这一制度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线福华有这样的看法:
“3+2”规范化培训对于解决农村基层急需人才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渠道,政府应投入专项经费予以支持。区县级教学医院临床医疗工作本就繁重,再承担额外的教学任务需要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还需要政府给予支持。同时,希望卫生行政部门与高等医学院校达成更为广泛、深入的共识,给予更多政策保障,积极协调、推动规范化培训工作开展。另外,基层卫生单位也应与学校的人才培养思路达成共识,保证毕业生能够出来接受培训,不能应付了事或者半途而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