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员志愿服务为载体的学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实践探索

信息来源:党委组织部  日期:2017-12-19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校党委自2007年以来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理念,持续探索工作内在规律,根据服务性质趋同、服务方法相类的特点,创新性地融合凝练党员宗旨意识和志愿服务精神,在2012年“创先争优”活动期间,建立了党员志愿服务机制。经过几年探索,该工作模式进一步结合中央及北京市关于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文件精神,注重突出党组织在志愿服务中的引领作用,密切党群关系,加强党组织和党员在群众中的感召力,使党组织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在党员志愿服务中得到了畅通,逐步形成了以党员志愿服务为载体的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工作格局,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深入把握高校规律,形成明确工作思路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与创新是高等教育的四大功能,人才培养是基本职能,科学研究与之相互依存与促进,服务社会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依托,文化传承与创新代表高校的责任。目前我国高校正处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的进程中,高等学校要坚持以事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发挥党建工作优势,结合党建工作基础和学校特色,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稳步快速发展。

  校党委要充分挖掘各级党组织的潜能,认真统筹谋划,紧扣重点、难点项目,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员志愿服务作为有效载体,大力开展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增强工作着力点,明确工作落脚点,助推学校事业发展。

  校党委带领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秉承“在冲锋中建先锋”的党建工作理念,在学校原有志愿服务工作基础上,倡导共产党员冲锋在一线,服务在一线,努力提升服务内涵、效果和影响力。在活动设计上,充分体现志愿服务的全方位、多样性,整合教工、学生、社会各方资源,形成立体交叉式党员志愿服务工作模式,切实增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工作能力,有效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从四个方面积极拓展服务内容,凸显服务成效:以事业为要——党员志愿服务在学科;以师生为本——党员志愿服务为师生;以党建为基——党员志愿服务助党建;以社会为责——党员志愿服务进社会。

  二、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扎实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一)以事业为要——党员志愿服务在学科

  开展党员志愿服务,用党员的无私奉献带动群众积极参与,解决学科建设难题,把服务型党支部建设工作落在实处。

  1.助力学科项目申报。有的学院倡导学术工作经验丰富的党员专家指导相同或相关学科教师优选研究方向,为多名青年教师提供选题方向,助力青年教师成功申请基金项目,加速项目孵化,提高基金申报命中率。有的学院、学系由党支部搭建平台,邀请专家以专题报告的形式,讲授项目申报中的注意事项,分享心得体验,使广大教师受益。有的党支部开展“预评助审”志愿服务活动,组织专家帮助教师修改标书,指导申报材料撰写,受到教师好评。

  2.推进学术交流活动。二级党组织以公益活动形式,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活跃学术思想,营造学术氛围,开阔学术视野,提升学术水平。药学院党委开展“青年教师英语授课教学沙龙”,服务内容包括英文SCI论文撰写培训、外文学术报告技巧交流等,在学校快速发展过程中满足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医工缘”学术沙龙活动以“深入医学,融入团队,吸入营养”为主题,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为青年教师进一步加速工学学科向医学学科的融合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

  3.为优秀学术团队提供服务保障。多个学系党支部组织党员在工作之余,帮助专家处理流程性报告、表单填写等,减轻专家入校后行政工作的负担,在党支部与学科带头人搭建良好的沟通桥梁。党员和新入职教师以一对一的辅导帮助形式,从一杯茶、一堂课、一本书、一次欢迎会入手,送去组织的关心和关怀。通过PI团队党员群众的协同帮助,协助把脉新教师的优势研究方向,促进团队融入、能力提升和学术产出,提升新教师对岗位的认同度和适应力。

  4.优化学科管理水平。为了强化服务理念,扩大服务范围,促进管理服务水平的深度和广度,机关党委在管理服务部门各党支部开展了“效能工程”,通过优化管理服务流程,满足学科发展需要,为学科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基础服务。如图书馆党员开展“学科馆员志愿服务”,为用户提供某专业学科信息的深度服务。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党支部设计了网上采购系统,工作界面流程如“淘宝”一样简单,将教授们从繁琐的采购实验耗材工作中解放出来。通过党员志愿服务,强化服务理念,扩大服务范围,促进管理服务水平的深度和广度。

  (二)以师生为本——党员志愿服务为师生

  主动承担公益性、义务性、人文性工作,把党的关怀、暖心的服务送到师生身边,畅通党群联系的“最后一公里”。

  1.理论导师为学生思想教育服务。学校以党员志愿服务的形式招募校院两级党组织书记、党务部门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离退休教师,先后走进66个学生党支部,担任学生党支部理论导师。通过开展理论筑基、先锋行动、红色成长三大项活动,努力造就思想素质过硬、冲锋在前的优秀学生党员群体。志愿者理论水平高、党务工作经验丰富,服务针对性时效性强,提高了学生党员参加理论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帮助学生党支部加强自身建设,提升理论水平。

  2.本科生导师为学生专业学习服务。党员教师带头,义务担任本科生导师,从思想引导、学习指导、职业规划等方面入手,以1对N的形式提供高水平个性化辅导。在思想引导方面,导师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学习指导方面,导师带领本科学生开展科学研究,拓展学术视野;在职业规划方面,导师积极拓展外部资源空间为学生指导规划个人职业生涯。本科生导师制在学生成长中发挥了不可替代作用,个性化指导收效良好,本科学生的考研升学率显著提升。

  3.理论专家送学上门服务。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广大师生对政治理论学习和形势政策教育十分关注,但由于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特殊性,大规模集中学习较为困难。针对以上问题,党委宣传部门策划了“送学上门”的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主动为基层服务。在2014年以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专题、2015年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专题、2016年以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为专题、2017年以十九大精神学习为专题,逐年设定志愿宣讲团,党员理论专家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每人设定一个具体题目,积极在全校各单位和党员群众中开展宣讲活动,受到基层师生的肯定和欢迎。

  4.人文关怀送温暖服务。校党委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束后,专门下发了《关于推进教职员工人文关怀工作的通知》,各基层党组织在党支部党日活动和日常工作中,以人文关怀为主题的党员志愿服务普遍开展。服务活动贴近教工生活,有健康咨询、心理辅导、子女培养、困难帮扶、捐助慰问、离退休老同志关心关怀服务等,使广大师生员工感受到了党组织的温暖,凝聚了人心,促进了和谐。

  (三)以党建为基——党员志愿服务助党建

  党支部和党员承担具体党务工作,助力基层党的建设。

  1.担任兼职组织员。我校党委出台了《关于建立兼职组织员工作制度的通知》,采取了从在职党员中招募兼职组织员的办法,用党员志愿服务的工作模式解决专职组织员岗位不足的问题。学校党委书记,党委委员、党委各职能部门干部、各二级党委、党总支及直属党支部委员会成员、基层党支部书记和委员、党员学生辅导员、五年以上党龄的教师党员承担兼职组织员工作任务。兼职组织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工作热情,发挥党员的政治作用,按照《中国共产党党员发展工作条例》,通过审查材料和发展对象谈心谈话等方式为学校党员发展严格把关。为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和党员发展工作提供指导和服务。

  2.做好非事业编人员党建工作。在非事业编人员中开展党建工作,是近年来党建工作的新课题。学校党委在有非事业编人员的基层党组织中倡导党员以心连心、手牵手结对子的方式开展党员志愿服务,主动与非事业编人员加强政治上的引领、思想上的沟通、工作中的交流、生活中的关心、成长中的爱护。非事业编人员工作技术不成熟,党员手把手教育培训;非事业编人员突发疾病,党员进行生活慰问;邀请非事业编积极分子参加党的活动等。经过以上活动的开展,非事业编人员工作队伍不仅趋于稳定,部分人员还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四)以社会为责——党员志愿服务进社会

  参与完成重大任务等形式的党员志愿服务,较好地实现了社会服务功能。

  1.党组织和在职党员进社区。学校响应中央发出的“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开展志愿服务”的号召,在既往社会志愿服务的基础上,通过组织报到及个人报到形式,与右安门街道社区对接,形成既符合社区工作需求又与学校医科特点相关的社区健康服务工作思路。学校设计了一套由多个模块组成的健康服务讲堂课程库,知名专家授课,内容涉及健康养生、疾病预防、康复治疗等内容。党员在社区报到后,注重发挥个人学科特点,服务内容主要包括:进行中医养生和传染病的预防等健康知识宣传;发放健康宣传材料;指导合理使用健身器材;举办中西医咨询及中医食疗讲座;参与妇女两癌筛查工作;慰问孤寡老人;为老人开展健康体检和健康指导等系列医疗服务。活动受到了社区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2.深化红色“1+1”活动效果。红色“1+1”活动以学生党员志愿者为主体,服务京郊农村及乡镇街道等。学校在组织活动中注重发挥以下特点:一是服务视角关注关系国计民生社会发展的问题,着力从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二是服务内容注重发挥自身学科教育背景和学科服务特色,用专业优势特长,解决社会希望解决的问题;三是服务特性基于党组织间的工作对接,关系较为牢固,服务内容丰富,如“聆听心声,助医筑行”服务听障儿童、“健康对队碰”沙子营村村民血脂控制系列健康服务、“群防群控惠民生”良乡拱辰街道血压控制系列健康服务等,社会反映良好,服务成效显著。

  3、踊跃参加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多名党员志愿者为社会志愿服务组织的注册会员,宣武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和学生党员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医院的导医工作,形成品牌效应。在2013年园博会、2014年APEC和学校医学专业认证服务保障等重大活动中,广大党员志愿服务者积极参与,为重大任务的完成贡献力量。

  三、以党员志愿服务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我校的党员志愿服务积极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助推学校事业发展,树立了党组织、党员的良好形象。

  (一)助推学校事业发展成果喜人

  党员志愿服务在学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发挥了党委把方向、资源易整合、渠道较宽广、党群共参与的特点,助推学校学科建设事业发展,使教师科研能力进一步提高、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工作平台进一步完善、保障机制进一步落实。

  在学科志愿服务推动下,近几年来,我校SCI论文产出量居全国高校前30位,在医药类高校中位居首位,学校承担了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近3千项,累计科研经费超过21.4亿元。学校连续3年进入世界大学学术500强,今年一跃突破400强,是我国唯一一所进入400强的普通高校。

  在人才培养的工作机制上,近年来共有699名学生在省部级以上各类竞赛中获奖。获得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总决赛一等奖2次,二等奖1次;荣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一等奖等453项。

  (二)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学校对二级党组织的考核中,在学院领导、系主任、支部书记、教授代表、教代会代表、群团组织代表、党员群众代表共计495人中的测评结果显示:对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共计457人,占92.32%,提升了1.73%。座谈了解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实现全覆盖,其中88.57%的教师认为帮助效果明显。在学科服务方面,青年教师认为效果最好的党员志愿服务是资深党员专家在学术研究方向上的引领。在教学服务方面,青年教师认为效果最好的是高年资党员教师指导教案撰写和教学基本功培训。

  (三)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拓展了党建工作的空间,锻炼了党员队伍,党员与群众的联系更加紧密,党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进一步加强。通过党员志愿服务,激发了广大群众加入志愿服务及奉献志愿服务的热情和积极性,使党员在志愿服务中加强了党性锻炼和修养,赢得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拥护,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党组织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学校主页  |  联系我们
学校地址:北京市右安门外西头条10号 邮编:100069
copyright © 首都医科大学 All Right Reserved 京ICP备10013688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