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榜样力量

榜样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部杜长林副教授:教育是心与心的碰撞

  

  杜长林,现任马克思主义学部党总支副书记兼副主任,硕士生导师。从教近30年来,杜长林老师始终秉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提高课程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为目标,严谨治学,勤勉钻研,践行师者誓言。日前,由杜长林老师牵头的研究团队,获批2017年度教育部高校示范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

  一颗赤诚之心践行师者誓言

  “教育是心与心的碰撞。用爱心打动学生,用诚心感化学生,用耐心聆听学生,用信心鼓舞学生,用恒心培育学生……教师时时处处都需要用‘心’。”这是杜长林老师常说的一句话,正是“用心”使得他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成为同事敬佩的优秀教师。

  “1988年,我毕业来到学校工作,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与支持下,经过学校全轮培养,我逐渐加深了对教师特别是对思政课教师的认识。”杜长林老师回忆道。经过多年的积淀与摸索,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学部成立后,在团队合作与集体攻关的合力作用下,杜老师从一名普通的思政课教师逐渐成长为一名教学管理者和党的基层工作者,在教学、研究、党务工作等多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相继荣获2017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北京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市高校首届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比赛优秀奖、首都医科大学优秀教师、马克思主义学部第一届教学能手比赛一等奖等荣誉。由他牵头的研究团队,以《中华优秀医学传统文化融入医学院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研究》为题,成功获批教育部高校示范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

  “想要讲好思政课,需要从教育者变成融入者。不能单纯地做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而是既要担任教师角色,又要跳出教师角色,强化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杜老师在采访中反复谈到,“思政课与专业课不同,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情感交流,注重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强调与学生间的情感共鸣。”杜老师在教学中投入了极大精力与热情,倾注了对学生、对学科的热爱。

  马克思主义学部党总支书记、主任杨淑敏老师说,“在听杜老师讲课的过程中,能充分感受到学生们很喜欢他的课。大家被杜老师渊博的知识、旁征博引又不失风趣幽默的授课风格所深深吸引。”

  “杜老师讲课独具一格,他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们医学专业的学习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运用专题授课的方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得条理清楚。在课堂上,老师用生活中的例子让原本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易于接受。”谈到杜长林老师,2015级长学制临床1班张潇同学如是说道:“聆听杜老师的课是我的荣幸,也正是杜老师的课使我更加了解马克思主义在当今社会的意义,使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

  “杜老师对待教学认真负责,在课堂教学中,语言生动、条理清晰、举例充分恰当。他鼓励大家踊跃发言,使课堂气氛积极热烈。”2015级长学制临床1班尚帅同学如此评价杜长林老师,“杜老师是一位热爱教学、工作认真负责的优秀教师。”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表示:“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老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在课堂上,杜长林老师以渊博的学识,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富有哲理的授课风格吸引着同学们。课后,杜老师用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亲切平和的人格魅力教育引导着同学们、同事们。张潇同学分享了一件最令他感动的事:“老师把每一位同学的读书报告都认真做了批改。当时杜老师的工作很忙,他都是在晚上批改报告,回复邮件的时间基本上都是凌晨。”尚帅同学也很有感触:“在课外,杜老师对同学也很关心,有什么困难找老师,总会得到一些有益的指导。我报名参加了杜老师的综述训练,老师悉心指导,反复修改,与我耐心交流,鼓励我主动独立思考,令人难忘。”杨淑敏老师说,“杜老师在出色完成学部行政事务的同时,丝毫未曾放松对教学、科研的追求,积极引领和带动教学改革,成为学部老师们学习的榜样。”

  杜长林老师所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共有6位教师,承担本科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硕士研究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和自然辩证法概论等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师们在传授知识,教育引导学生的同时,在课题研究方面也倾注了极大热情,取得了显著成绩。近年来,教师们相继获批了教育部课题、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等,科研成绩位居学部前列。在谈及科研工作时,杜老师说:“教育部课题的成功申报得益于学校优秀的师资团队、丰富的医学资源。接下来将化压力为动力,开展深入研究,形成有影响、有意义的科研成果。”

  在教学科研工作之外,马克思主义学部的老师们还担任学校理论宣讲团讲师、学生党校讲师、学生党支部理论导师等角色。谈及上述工作,杜老师认为,对于思政课教师来说,教学与科研密不可分。老师们应将平时的理论学习与思考,及时转化为思政课教学和理论宣讲的新理念、新思路,善于将二者紧密结合,融会贯通。杜老师介绍,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教研室的老师们都在积极寻找自己的研究发力点,力争通过对十九大精神的研读,形成研究成果,并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推广,切实为教学服务;宣讲团成员通过集体备课,仔细研读十九大报告及相关政策精神,结合医学院校的特点,研究确定选题,形成专业性、针对性强的学术成果,并通过理论宣讲的方式为提高广大师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发挥积极作用。

  让思政课教学与医学梦合拍共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社会转型节奏的加快,杜长林老师深刻感受到,思想文化领域的交流交融交锋愈发频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着更大挑战。

  “要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 杜老师始终秉持上述目标。他认为,上好思政课,前提是要“真懂”,而要做到“真懂”,就必须要“真学”。为此,杜老师紧随学科发展前沿,认真学习钻研,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为学科内的“行家里手”,积淀了深厚的理论功底,这使得他的教学更有说服力。对于一名思政课教师来说,真正懂得了马克思主义还不够,关键还要做到“真信”。杜老师始终怀着崇敬之心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领会其精神实质,不断汲取营养,促进了从理论向信仰的跃升。在教学中,他始终将这种由内而生的坚定信仰自然、真切地展现给学生,增强了教学的效果。杜老师还认为,“真学”“真懂”“真信”不是目的,“真用”才是根本。这里的“用”不仅是指教师自己“用”,更要教会学生“用”。

  面对思政课在多元中确立主导、在多样中求得共识等新挑战、新要求,杜长林老师始终将立足党和国家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求、立足学校的发展定位作为教学研究的出发点,围绕医学生发展需求,密切关注与医学事业发展相关的中央最新精神,并将之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切实践行立德树人的宗旨。为此,立足医学生成长需求与期待,优化教学内容,深化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成为杜老师及每一位马克思主义学部老师始终思考和解决的核心问题。

  马克思主义学部老师们以鲜明的问题导向和问题意识,立足医学生“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等特点,聚焦医学生实现“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的医学梦这一毕生追求的目标,积极开展思政课教学改革,通过不断探索实践,构建并推广了“问题导入、专题教学、中班授课、小班讨论、实践解读”的教学模式,实现了对医学生的思想引领、价值引领、行为引领,让思政课教学与医学生的医学梦合拍共振。

  在研究生教育方面,马克思主义学部老师们紧跟形势发展,围绕十八大、十九大等党和国家重大时政热点,广泛运用研究式、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开展专题教学。与此同时,他们注重对学生学习成果、讨论心得进行汇总整理,在此基础上编撰了《医学生医学梦 中国梦》论文集,促进了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入脑、入心。

  通过不懈努力,“问题导入、专题教学、中班授课、小班讨论、实践解读”的教学模式日渐完善,实现了理论与实际、教师讲授与学生参与、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学生动起来、课堂热起来、教师忙起来”的良好局面,教师和学生的获得感同步提升,教学改革效果显著。

  源源动力鞭策不断前行

  马克思主义学部成立于2016年9月,下设四个教研室,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室、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和医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教研室,承担着全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医学生素质教育类相关课程的教育教学,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学科研、队伍建设以及理论宣讲、社会服务等任务。

  自成立以来,学校及各方面对学部给予了大力支持,学校党委常委会多次讨论思政课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部建设发展等议题,校领导班子专程来到马克思主义学部进行现场办公。

  建院一年多来,马克思主义学部在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宣传和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在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中取得了丰硕成果,通过思想引领、价值引领、行为引领有力促进了医学生医学梦的实现,显著提升了学生的认同度和获得感。

  杜长林老师对此感慨万千,他表示:“身处马克思主义学部这个有信仰的大家庭,感受到的是温暖和满满的正能量,肩上的担子化为源源不竭的动力,鞭策着自己用爱与责任践行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不断谱写立德树人新篇章。”

  从教近30年的杜长林老师始终将教育教学作为核心要务,认认真真讲好课,踏踏实实做学问,用自己的一颗赤诚之心爱学生、爱教学、爱研究。他相信,只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胸怀梦想、脚踏实地,马克思主义学部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首都医科大学终将成为世界一流的高水平研究型医科大学。